今天晚上,杭州亚运会闭幕。9点26分,寒露节令来临。
从秋分到寒露的半个月时间,亚运会吸引着大多数人的目光。无论你对它怎样评价,总有一种东西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力量!
我更多看到的,是90后的力量。
尽管也有80或00后的选手出现,但是90后选手成为主角却是不争的事实。
亚运会赛场上的90后,叱咤风云,咄咄逼人,动力十足,神气活现。他们以摘金夺银的浩然气概,书写了90后一首首瑰丽的诗篇。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体育精神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运动项目,去彰显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从90后选手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言行一致。比起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每一块奖牌证明的,是实实在在。
前进的历史总要继往开来。每一个代际的人对于各自的担当必须义无反顾。
1990年北京亚运会,我们曾经为60后的许海峰们击掌叫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们曾经为80后的刘翔、林丹们引以为豪。今天,我们喜看杭州亚运会的遍地英雄,由衷的发出对90后们的点赞。
体育比赛都是亿万观众在看几百健儿,但是少数人迸发出来的能量却能够震撼多数人的灵魂。正是在这种叫作民气的能量的鼓舞下,体育才产生了特殊的魅力。
于是,我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看体育比赛?也进一步知道了,对于每一个代际,都不要主观片面的去评价,更不要以偏概全。
一次赛事,一个比分,一步超越,让90后的光环在绚烂中有了底气的光彩。
从90后想到我们,何尝没有过各自的风光之年?在观赛时的浮想联翩,在历史的钩沉里去发现人生的亮光,不啻是看亚运会时的有所感有所得。
由此,看比赛而产生记忆,就显得格外有趣。1990北京亚运会刚落幕几天,我就走进了亚运村,并且在五洲大酒店住了一晚。而在广州亚运会即将开幕前,我也恰好公干珠江畔,并且踏步海心沙,感受了一把亚运战鼓激越的前奏。
亚运情结的铸造,原来是需要记忆的。
未来,00后01后的体育健儿们,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呢?(昆明历史学者陆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