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中培养

(2023-10-23 07:15:57)
分类: 教师篇

     “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源头依据,也是 “课程标准”的一个方向标,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一、基础文化;二、自主发展;三、社会参与。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基础文化和自主发展两个方面。“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运算意识、模型思想等。这些素养不同于方法,可以在短时的教学中完成,得以体现。它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渗透、渐渐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甚至是一辈子的生活运用中,才能体现出来的,所以说,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这似有若无,而却又存在的数学素养是一个考量数学教师有无较高的教学涵养、有无数学素养的意识的重要依据。

现就根据自己在一线的点滴得失,说说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数学素养的。

一、培养数感

在教学中,数的认识能增强孩子对数感的敏感度,数的感知又能加深对数的理解及运算能力的提升,所以培养数感意识很重要。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孩子知道9+1就得到10,进一步让孩子探索:几加几还等于10,分别有“8+2”“7+3”“6+4”“5+5”……这样即为10的组成数学达成目标,又为后续的学习减法十几减几奠定基础。更为后面的一系列计算提前铺垫,所以说,培养数感对数学的学习很重要。

二、注重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在“空间与几何”、“数与代数”等领域的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起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书面问题生活化等作用。

简单的一维图示“线段”、二维“平面”课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的认识都离不开直观的图形。三维“立体”图形,一瓶饮料的容积、粉刷教室的墙面、包装精美礼品的丝带的长度、“水立方”的空间大小等问题更是需要几何直观观念意识来协助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缺乏空间观念的孩子(我们常说的脑袋不灵光),对这部分的学习困难相当大,无论你怎么讲,他就是一窍不通,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几何直观培养的后续学习障碍。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几何直观的培养,这并非一朝半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首先要让他有这种意识,让他觉得这种办法解决问题很容易。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谁比谁多”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图:黄花12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一起用画图的方式来分析问题:

课堂中培养黄花: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课堂中培养红花: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朵

示意图一出来,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列式并计算了。其次,老师还要经常提示,遇到问题了,我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例如,画一画图……孩子慢慢的在这氛围中形成一种习惯,熟悉以后,脑袋里自然就能有所想象了。

三、建立模型思想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教学中,教他们结果不如教他们方法,教他们学习方法,,不如教他们感悟这些方法的知识联系。

例如,我们在讲运算定律时:

课堂中培养3+4=7    4+3=7     4+3=3+4

课堂中培养15+4=19     4+15=19    15+4=4+15

课堂中培养36+22=58    22+36=58     22+36=36+22

课堂中培养100+70=170  70+100=170     100+70=70+100

……

a+b=b+a

最终,我们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建立模型思想的一个过程。

再例如: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1、先根据周长的定义,我们知道是四条边的长度相加的和,得到周长。2、有的喜欢两条长相加,两条宽相加,最后,长+宽。3、在不断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出一条长与一条宽合起来刚好就是周长的一半,而且我们在测量时,也只需要测量一条长与一条宽,所以最终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后面再遇到类似的题,他也会用优化思想选择出“公式”方法来计算。

所以,数学的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给予渗透、慢慢培养,为后续的学习及处理生活问题提供养分。(昆明经开区郜绍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终身必修课
后一篇:陪伴育真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