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贵的财富

(2023-09-24 07:40:15)
分类: 家长篇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谨记“承家风而修其心,记家训而治其身”之理,用实际行动彰显家风家训传承之魅力。

古有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道道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流传至今,成为跨越时空的家训典著,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孕育出新时代的家风家训!

家风是一本无字典籍,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更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

秉持着“让薛家村的老百姓能脱贫致富”的初心,王新法走进湘西大山,带领村民架桥梁、修山道,种茶叶,一生清正廉洁、事必躬亲,深受村民爱戴。仅用4年时间便帮助村民建成1200余亩生态茶园,实现增收,但自己却因过度劳累倒下。父亲离世后,王婷带着父亲“与民共富,为民奉献”的遗愿和嘱托毅然来到薛家村,扎根于这片大山,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

油茶滴翠,松柏掩映,微风混淆着茶叶的清香吹过冰冷的墓碑,碑上镌刻着王新法在大山上辛勤耕耘的身影。所幸,王婷“女承父业”,谨记家训,接替父亲继续在这片大山上书写着“与民共富,为民奉献”的清正家风。

清朝张澍在《姓氏寻源》中曾言: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寻源、修编家谱、传承家训之举,无不诠释了家风家训便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

为了让靖氏族人知家风、传家训、不忘根,靖泽洪爷爷同兄弟几人长途跋涉寻根问祖,四处奔波收集整理家史资料,历时17年寻到2000位在渝的靖氏族人,亲自书写30字靖氏家训“恒心存志向,认真求知识,思行爱国家,成家靠勤俭,正直处社会,家规世代传”赠与后人,只愿其谨记家训,严于律己。

字字家训,页页家谱,是靖泽寿爷爷病重时对编写家谱的惦念,是84岁靖泽洪爷爷寻根问祖、潜心修谱的决心和毅力,更是一个家族对家风家训传承的珍视。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深入骨血的传承。

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悬挂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他将家训高悬心中、时时小心翼翼拂拭,他的珍视让“肩头担道义”焕发出感染力和生命力,寻回了彼此熟悉、亲如一家的淳朴乡情。

一个个感人的家训故事,一句句生动的家风箴言,无不承载着祖辈对后世的殷切期许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

潘岳有云“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的确,今日的我们仍需谨记家训,以此为镜,常省己身,崇德向善,方能“家道颖颖”,彰显家风家训传承之魅力。(云南玉溪市谷娅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日赞恩师
后一篇:教师职业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