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综合实践中心充分利用普洱本土资源,于2023年9月11日组织学生初一427班41名学生到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开展了一场题为“认识思茅松
了解本土生物多样性”的科普体验活动。邢波、王顺艳、阮玉云、彭晓顺、张冬妮五位老师带队参加了活动。同时也利用生物地理课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思茅松,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师生共计330余人参加活动。
思茅松因思茅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最溢于此类松树生长而得名,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树皮较薄,褐色,裂成龟甲状薄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2至数轮,树冠广圆形。针叶3针一束,长10~22厘米,径1毫米以内,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厘米,径3.5厘米,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降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稍突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毫米,连翅长1.7~2厘米。极喜光,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境,不耐寒冷,不耐干旱瘠薄土壤。
每年12月下旬至一月在选定的采种母树上采种,经种子脱粒、浸种处理后,到播种季节即可播种。播种在每年的3月10~25日进行,播种前种子使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0~20min,消毒后用清水清洗2~3次。然后用30~50温水浸种24h(种水比例为1:3以上,12h后除去杂质,更换一次水),稍晾干即可播种。采用营养袋播种,每个营养袋2~3粒。
待思茅松苗生长100天左右,苗高达15~20cm,地径达0.2~0.3cm时即可上山定植。定植前需对砧木定植地整地、挖塘,定植塘规格为40cm×40cm×40cm,株行距为5m×5m或5m×6m。将苗木放入定植塘内,撕去营养袋,扶正苗木,填入细土,踩紧,再覆盖松土即可。
思茅松树干端直不扭曲,材质优于云南松,供建筑、枕木,矿柱等用,树干可采松脂,树皮可提取烤胶,是云南重要的用材、产脂和林化工原料树种,具有速生、优质、高产脂及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云南省思茅松立木蓄积量9306万立方米,松香年蓄积量为11.5万。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大而积营造思茅松,其林木长势良好,据测定:6年生思茅松平均树高达8m以上,平均胸径9cm以上,每亩木材蓄积量达5m。就商品价值而言,生产松脂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木材。用思茅松高产脂优树种苗培育出的子代林比一般的思茅松林产脂量高1~3倍,10~12年就可以陆续采脂,能连续采割10年,每株林木年均产松脂6kg左右。
通过今天校内课堂学习思茅松和校外时间观察两种方式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思茅松的生长习性、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和经济价值,还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崇高的科学信仰,促进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思一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践行二十大精神,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志向,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推进科技强国。(云南省思茅一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