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学习

(2023-09-06 07:42:54)
分类: 教师篇

          (昆明官渡区刘本龙) 

人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生存,还需要丰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越丰富,人就越有作为,活得越充实。人有钱、有权、有势、有学历,不一定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不是一成不变,而必须不断丰富充实,家长与孩子也需要这样。

一是主动读书。在学校学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读书的方法,只是奠定了一定的读书学习基础。置身社会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所需要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而是要在现实中根据需要,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应急性、扩展性的学习,这就需要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每本书都会向教书人打开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读书多了,从一个个窗口得到的精神营养多,精神生活丰富了,精神动力就增强了。人不论多大年龄,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环境,都需要读书学习,这是丰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家长要引领孩子的精神生活,也需要根据需要读书学习。

二是与人交流。人各有各的优势和作为,但各人的经历、学识、能力总是有限。若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多与同事、同伴、亲人探讨问题,交流思想、理念、方法,就能从中发现自己的缺失,得到裨益。互相多交流,必能够取长补短,增强彼此的优势,促进共同提高。家庭亲人之间的交流,亲子多交流也能产生这样的作用。

三是参与活动。群体活动可以展示个体和集体的思想、智慧,可以给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提供学习、锻炼、参考、借鉴、提高的机会。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就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领悟,产生新的思想和作为。只要有集体活动,家长、孩子都应积极参与,把它看作学习、增长才智的机会。

四是为人服务。人有本分的事务,自己必须努力做好。人还有许多自己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非本分之事;做了不一定得到别人认可,不做也不会受到人的指责。这往往是边缘性、集体性、服务性、公益性的事务。倘若能够不计个人得失,主动积极地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也就是为他人和集体做了服务性、公益性的工作,自己的精神得到充实,也能使他人精神愉悦,受到启发鼓舞,这就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别人的精神生活。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服务老人、邻居、社区、单位的一些事务,可以培养孩子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丰富精神生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精神生活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体现人的能力、作为、思想、品格、价值,能够为人开辟更好的发展前景。家长若能够带领孩子丰富精神生活,就能够增添自己与孩子的精神动力,对他的学业、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赏雨光感作
后一篇:交流中借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