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中赏微信

(2023-08-27 07:16:20)
分类: 诗词篇

心中

作者 李长春

 

红船抖擞写春秋,

泰宇锤镰壮志酬。

百战先贤当玉碎,

宏图伟业展钤谋,

初心奉献江山丽,

使命担当华夏遒。

不负人民跟党走,

我将无我解生忧。

 

欣赏

夏夜追涼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木舍山先生喜欢杨万里的作品,就在于他能一瞬间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形象生动。我们前不久读过他的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其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今天要介绍他另一首诗作一一巜夏日追凉》,应该也会给您带来新的感受。

    从感触上整首诗只是写了“追凉”的过程,空间的转换,景象的変迁,道出了人人眼中有、个个心中无的独特韵味。第一句写室内,诗人不堪午间的炎热,期待着有一凉爽的晚上,谁知“依然”如故。我们可以想象,他秉烛夜读而汗流浃背的情状,不然怎么会有雅致去急急“追凉”呢?第二句写诗人正是因为不能忍受,才有“开门小立”的动作,已经转移到室外了。这时明月皎皎,光泻大地,顿感人与自然的紧合。第三句作者没有用动作去发展,而是“立足”,以目光寻求,最后缘“虫鸣”吸引。置身于月光下的诗人,何以转向暗处?这就是用笔的功效了,正如电影镜头的遙入,其身体并不曾置身于深密处,绝妙的一次目光转换,不然那幽暗而生的一丝凉意就全无着落了。风生凉意是自然现象,暗生凉意却是心理作用,这似乎成了相对论的演绎。这如日记般的写实记录,虽不曾寻来凉风,却为读者寻得了一股诗情,令人玩味不尽。

     日常琐事能如此生动地入诗,并且韵味十足,作者观察体会生活的敏锐目光令人感叹。此诗如此平易地写来,其立意却奇巧如珠,闪烁着诗人灵感的光芒!

 

微信

作者 吴名


微信,

可以学习无数人筛选的经典

微信,

可以听无数人沉思的名言

微信,

可以享无数人生活的经验

微信,

借万众智力充电加力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勤劳创美好
后一篇:有感听所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