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学员荟萃
(2023-08-20 07:05:22)2022年7月18日上午,掌声不断,精彩纷呈——11位老师代表不同学校、不同工作室分享了“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心得,此行老师们收获满满!
盘龙区初中语文杨晓炜名师工作室的董思琪老师带来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思考与实践》的分享。董老师就讲座中的收获重点谈了新课标带来的启示,关于情境的认识,以及如何实施学习任务群三个方面,并展示了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我身边的普通人》、《活板》三个教学课例,强调了教师要全面精准把握新课标精神实质的重要性。
“春城计划”方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晏丽老师做了《拨云睹日思愈明,同行共至研更精》的分享。晏老师从对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的困惑讲起,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具有扫清概念认知障碍,明晰内在关联;更新理念,明确研究方向;梳理思路,增强实践信心的作用。同时,晏老师做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整合教学设计分享,任务设计连贯、完整,充分关注了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昆明市袁蕾名师工作室的黄艳老师做了题为《遇见七月,破茧成蝶》的分享。黄老师从使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困惑,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本次学习培训的收获,对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尝试四个方面进行讲述。黄老师对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分为了不同的教学单元,强调了当代教师应该要有研究精神、实践精神。
盘龙区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的尹曼曼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依标教学——以高三语文复习课为例谈谈对新课标的落实和思考》。尹老师强调课标制定更加科学、规范,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更强。高考依标命题,新教材依标编写,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依标教学。同时,她指出在高三复习课中可以借助大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而情境任务的创设尤为关键。通过课例探究,尹老师认为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关注时代变换,利用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利用文学评论和经典言论、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等方式,都是情境设计的有效路径。
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张维维老师做了《传道解惑 明心正向》的分享。张老师以一个个鲜活的课例、知识点的讲解告诉我们对于必备知识要放心大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材任务要落实到教材要求的程度,拓展任务、作业任务要和课堂要形成互补。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应当不止于高考,要能够立足真实的生活进行思考。
盘龙区明珠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昆十中语文学习小组的代表唐子珺老师进行了《惑—获—豁——基于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考》的分享。唐老师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活动让她加强了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的意识,有了整合设计、落实素养的反思,要进行迁移运用、多元评价的思考。最后,她总结强调说在往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转换立场、整合建构、学以致用,真正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落地。
首批“春城计划”杨琼名师工作室的马舒洁老师立足本次培训做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分享。她说到,我们要能够打通12年母语教学来进行全学段的视野教学。要有任务群的意识,让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实践活动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然后,马老师做了《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项目化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分享,她强调项目化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科教学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
昆明市第三中学经开区学校的柏剑波老师虽然只有四年教龄,但在《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的分享中用自己的实践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学习培训,他对自己课例的反思、调整,对新课程勇于尝试设计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昆明市第二批“春城计划”杨晓炜名师工作室学员保敏老师做了《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新闻单元教学设计构想》的交流。保老师梳理了本次学习的重点和感悟,并选择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尝试,设计依托单元导读分为“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大任务,活动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细致而有特色。
盘龙区鲁家秀名师工作室的赵倩老师进行了《学以致用 行而不辍》的分享。赵老师指出,当代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同时我们要勇于探索,善于将所学运用到具体教学中。赵老师结合当前网络热歌《我是云南的》设计“为昆明上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绘制游踪”、“关注表达”、“征文写作”等任务中感受山河魅力,解锁写作密码。在活动设计中,赵老师做到了每一项任务都有对应的评分标准,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体。
来自官一中的张季丹老师代表丽江玉龙县一中、云南衡水实验中学西山学校、官渡区第一中学进行了《实例反思 习而获之》的交流。在张老师的课例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走进学生生活的新时代新教师的优秀品质,她坦言本次学习加深了她对成长意识、反思意识的思考。
正如主持人杨晓炜教研员所说,本次培训在新课标刚发布不久,在新高考政策下,在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之际,这场及时雨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值得我们每位学员用心学习,仔细品味!(昆明盘龙区丁梦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