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惯的培养

(2023-07-29 07:06:16)
分类: 研训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低年级正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因此,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有必要。这里我就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的养成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明确的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且作为总体目标之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起始阶段,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课标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主要阵地。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呢?

  一、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学生首要任务。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太长,难坚持到底,往往听着听着就开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讲说话。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不会倾听便成了低年级学生的通病。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控制能力差、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生活或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师适时的积极评价和鼓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渴望成功的想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会倾听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注意倾听习惯的培养训练,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使学生感到亲切;语句要短,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忆,不打断学生的说话。对学生的回答,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倾听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堂课中。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听的要求:听什么?带着要求听,进而才能抓住听的要点是什么。听完后能复述听到的内容或能对别人说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样的听才有效。

   二、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看去想。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尽多的机会回答问题,促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一句话应该怎样说。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加法时,通过小丑叔叔左右手拿的气球情境,在学生充分看的基础上发现主题图里的数学信息:左手2个气球,右手拿3个气球。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就是数学与生活情景的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三句话:左手拿 2 个气球,右手拿3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气球?或左边2 个气球,右边3个气球,两只手的气球加起来有几个?使学生明白了,有两个数学信息,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训练时,要注意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同一个数量关系,丰富学生的语言,也为以后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在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说图意,每个站起来的学生都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带着生活化的一些语言。此时就既要鼓励更多的人来说自己的想法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一步步规范说法。规范训练时可以先请学习水平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如果说的八九不离十时,就请班上的后进生来复述,如果说不太清楚时,就请优等生来解释补充。说的训练可以通过这种策略来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规范的数学语言。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为了进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有说的机会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同桌说或小组内说。

总之,“说”的训练,由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会说、不完整、不准确地说,通过教师的示范、辅导和引导,使学生逐步地能说、会说,最后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学会书写

    低年级刚接触的书写,因此重视书写很重要。教师的板书和示范是学生主要模仿的对象,教师写得怎样,学生就写什么样。

    写字要认真,不是一句空话,这要求教师要一笔一画地教,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要正确无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都不能马虎。如在一年级上册的前半学期,要边认数还要学会正确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写的要漂亮、工整。在田字格中书写数字,教师要示范每个数字的书写占格和笔顺。只有师的示范作用落到实处,学生的书写才会规范、漂亮和工整。除了会书写数字外,还要会写一些数学符号或算式来表示题目意思。又如在做解决问题时,要教会学生能用简洁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来表示题目里的意思。当遇到平均分时能想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在写的过程重要注重写的规范美观。作业中习惯把算式列在题下空白处的正中央。在低年级还可以擦擦改改,但考虑到以后使用钢笔的情况。在使用钢笔时,结果把题做错了,想把新的答案再写上去,却找不到足够的空间。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和一位老教师交流的指导下,我开始要求学生在做解决问题时,要对齐题号靠左边书写,如果做错了,还有足够的空间写在右边。就这样,学生们的作业书写格式都比较规范了。

四、学会检查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很多问题,比如数学中把60写得不规范,0出头像6,6的下部分写得太大看似像0;计算时,把加法看算成减法,列式解决问题时忘带单位名称等。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完成作业时太粗心,写完作业后没有自觉检查的意识。如果学生能认真的检查作业,就不会出现那些不应该有的错误了。自觉检查作业的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提醒,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良好的习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终生受益。我在教一年级时,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或做完试卷,我就领着带着他们从头开始检查:先读题,理解题意,想想填的答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再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计算题看一看数字是否抄错,运算符号有没有算错,再重新算一遍对一对两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得重新算第三次,如果一样就计算对了;针对解决问题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找到数量关系,再想想算式怎么列。让学生掌握初步检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提示让学生检查,要求在家写作业时也让家长要求孩子要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检查出错误,及时改正。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好的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昆明市经开区王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来看知多少
后一篇:我心中记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