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应有目标
(2023-07-17 09:13:28)分类: 家长篇 |
家长教育孩子应有明确目标。教育要有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实际的教育才有实效。
诸葛亮教育儿子时目标明确“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志当存高远”;司马迁的父亲让司马迁从少年起就远游考察,从长安经南阳,到江陵,过江南,一直到越王首府会稽。司马迁日后能编纂《史记》难道不应归功于他父亲的教育功劳?
我班何萧锋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个有个性、有主见、做事有毅力、独立自强的人。他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不强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只要孩子做正确的事,无论是暂时的兴趣或是长期的坚持我总会给予支持。因为我始终相信人总要会自己选择,如果不是自己愿意无论怎样强迫孩子去做都是徒劳……强硬或许能让孩子多一门技能,然而这对孩子的成长却是害多利少,因为我们不能知道孩子的天赋究竟在哪儿,如果长期强硬只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主见,甚至埋葬孩子的天赋。”在这种明确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培养的何萧锋,的确非常有个性。期末考政治考9分,他还振振有词:“一个理科生为什么要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花在不感兴趣的学科上,我不想成为万精油。影响年级排名?无所谓!不就是应付会考吗?会考过关就行,平时我该钻研哪一学科就要钻研哪一学科。”果然政治会考前他静静看了一周的书顺利过关。回想他进入高中后,在官渡区统考的期末考试的考场上不答题而写诗,高一就自学完高中三年的所有内容,主动要求参加当年的全国高考;连续两年在家自学钻研电脑软件程序的编排,据他父母说已经接近较高端的水平;平时在家每天练拳击,写书法,写散文,通读了《圣经》,还写了许多心得随笔。有一次我说要去家访,他说:“欢迎,但你进不去我的房间,因为地上有三尺高的书法练习,书是东一堆西一堆。已经近五年除我外没人能进得去了。”从他父亲的教育目标看,应该公正的说,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我们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却是盲目的,有的则是功利的。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追风。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恰如其分的进行。而且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的要求和内容都应该有科学的依据,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甚至向孩子灌输错误的、不切合孩子年龄的东西。
有个学生曾对我说:“我妈说了,只要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我想怎么样都可以。”我调侃问他:“出去找个小女孩同居也可以?让她现在就当奶奶也可以?”“反正她说她只要我能考进大学就行,别的不管。”“那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这种教育目标究竟想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有个学生拿着价值三四千元的手机兴奋地跑来跟我说他有条有意思的新短信,我一看完全是超级版的少儿不宜,问他,居然回答“是我爸发给我的”。家长是想用这种办法进行性教育还是无心随意的举动,我一直困惑不解。
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失败感多数就来自于对自己孩子教育的迷茫。作为合格的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是一个科学的教育培养过程,要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要结合孩子实际进一步分析这个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而且要非常清楚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子女身上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品质和心理特征,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水到渠成,有所成效。(昆明市官渡区杨万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