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家跟党走

(2023-07-11 07:35:56)
分类: 学生篇

 我是一名生在大理,长在大理的白族小金花,这些年,我亲眼见到了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阿爷老是说,我这是赶上了新时代了。

我的阿爷阿奶都七十多岁了,同祖辈一样,生活在苍山脚下、三塔边,以前叫“民族”,1956年以后都称作“白族”了。他俩都很勤劳,以种地为生,阿爷还会传统的白族木活。可是以前无论怎样劳作,养三个儿子,日子过得还是非常困难。阿爸说,很庆幸阿爷阿奶再困难也没有放弃三兄弟们的教育,都一直有读书。那时候,数学老师一边教书还要一边兼顾着放牛,上课太投入,“牛跑了,牛跑了……”,远处有人叫起来,才发现。阿爸和班上的同学慌忙放下课本帮忙老师一起去追。语文老师也兼教体育,所以,现在有人开玩笑说“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在阿爸他们那个年代,这句话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后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慢慢的,村子周边的电线拉上了、路修通了。菜地边的蓄粪池粪水不够了,只要打一声招呼,拉粪车的师傅得空就顺带停路边上给你放满喽,蔬菜们长得好,还省了化肥钱,阿爷给师傅递根烟,冲两句“壳子”就算是谢过啦!阿奶种的一手好菜,平时拔好、整理好,顺带在路边清澈的小溪里清洗干净,到点就有收菜的车子停在路边等着过秤,给钱,顺带留下几个第二天预定的菜筐子。爸爸他们三兄弟,各自成长成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为白州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家里也顺利盖起了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大瓦房。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门楼上的斗拱彩绘,以及照壁上的“清白传家”四个大字,都是阿爷亲自操持的,可漂亮了。就连家里看门的那只毛色发亮的大花狗,都有一个帅气的名字“万元户”,一想到这个,我就笑得肚子疼。

2015120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习爷爷来到了大理,他沿着洱海边的小道来到白族人家,拉家常,问生计,聊生产,并留下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6年多了,党和各级政府,还有咱们白州人上下一心,废水全收、垃圾不乱丢,村里人改变了很多不好的卫生习惯,道路、广场也变得干净整洁了。在村里小广场,大媳妇、小媳妇们,衣着鲜艳,手持霸王鞭跳起了白族广场舞;在大青树下,大理石栏杆围出的休闲场所中,一伙阿大爹们则是“呼噜噜、呼噜噜”抽着水烟筒,味道烈得很,没点肺活量和技术,还真享受不了这一口呢;洱海边上一看,久违的海菜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开得漂亮极了,小水鸭和“赖着”不走的红嘴鸥在水面上嬉戏。一块块人工湿地已经发挥着作用,种下的大青树、滇朴、芦苇长势喜人……还有,村口小卖部的赵大爹到老了,还被人邀约着去影视城遛马车,吃上了旅游饭,抽起草烟来,脸上的褶子都是笑的。村里有的大妈则是成了领补助的保洁员,村里四处转悠,用火钳、网兜收拾路边、旮旯里的每片垃圾。村里有的人家搞起旅游,有的人家则是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大家乐滋滋地忙开了。

家乡的喜人变化,见证了党带领白州人民在苍洱大地的奋进历程。用大本曲里的一句唱词讲,那就是——要感党恩,白家人么,迎来了新时代。我们何其幸运,享受着新时代的成果,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我也知道,“好花还需护花人”,中国伟大的复兴梦,祖国的繁荣富强,家乡的未来建设,洱海的保护,接班的人就是我们。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牢记习爷爷的嘱托,“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做一名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少年,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时刻准备着!(云南大理市杨雨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案例应用法
后一篇:山村人赏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