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读激思维

(2023-04-29 08:27:21)
分类: 教育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试图通过反复的朗读来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把书读好,读出语言文字的的味道、读出语言的韵味,就要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深入地读书。通过对文章的多元探读,体验课文中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加强自身对语言文字的储备能力,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想法更成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做到在读课文时有理解地读,有韵味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品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品读教学还应该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的掌握,高年级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除了最基本的对字、词、句、段、篇、章的掌握以外,还要要求学生对标点符号、文章表达方式的掌握。学生只有具有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品读文章才能得心应手。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教师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生品读文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运用身边的有效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实际性的体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映像以及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

品读还是学生对文章的创造性解读,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品读方法,还要让学生有创造性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会僧的思维能力。任何一种教学除了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这些能力才是让学生受用一生的东西。品读教学也担当也这样一个重任。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开拓学生的眼界,在品读好文章的前提下要能跳出文章,让学生有创造性的看文章,结合自身实际解读文章,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本第十一册课文 《詹天佑》这篇课文时,第4段“勘测线路”,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詹天佑这个人的看法,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而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他那颗强烈的爱国心,接下来就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地品读,通过教师范读、创设课文情境、激发想象、多元化解读等多种探究性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性格,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又如,在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小草和大树》一文时,首先,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就可以用激趣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其次,文章运用比喻将夏洛蒂的人生比作仙人掌,教师则可以从修辞手法出发让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感悟主人公吃苦耐劳的精神,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再次,用抓细节的方法,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文章,突出重点,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坚韧不拔的性格。最后,要让学生有创造性地解读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形成自己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相信,这样以“品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程真正散发出阵阵芳香!(昆明经开区姜雪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展示一方情
后一篇:教学微案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