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例交流

分类: 教师篇 |
一、学情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而定。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二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组织与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
|||||||||||||||
学习 内容 |
1、蹲踞式起跑
2、游戏:耐力接力 |
场地:篮球场 器材:跳绳8条、标志物16个 |
||||||||||||||
重点 难点 |
1、
2、 |
|||||||||||||||
教学
顺序 |
热身运动—蹲踞式起跑—耐力接力—放松—小结 |
|||||||||||||||
顺序 |
时 间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主导
|
学生自主
|
组织队形
|
||||||||||
一
|
2'
|
思想动员:集合快、静、齐
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服装;宣布本课内容,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3、安排见习生 |
1、教师语言要清晰,导入本课内容
2、精神抖擞,语言亲切 |
学生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 |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迅速整齐、精神饱满 |
||||||||||
二
|
8'
|
身体进入装备状态,情绪进入兴奋状态 |
1、徒手操活动关节 2、热身跑篮球场一圈 |
1、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 2、学生慢跑 |
1、积极完成徒手操,动作到位 2、注意慢跑的姿势和要求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动作到位、慢跑整齐、注意安全 |
||||||||||
三
|
16' |
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协调能力、控制好身体重心 |
起跑动作方法:学生蹲在起跑线后,两手撑地做好起跑姿势。听到发令,迅速起跑至终点。 |
1、教师讲解技术动作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
1、认真听、看教师讲解和示范,按要求练习 2、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动作 |
要求:保持队伍整齐,练习时注意安全 |
||||||||||
四 |
12' |
通过游戏接力提高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
游戏:耐力接力(跳绳10下—蛙跳—单足跳) 方法:每组第一个队员在起点处跳绳10下然后蛙跳到第一标志物最后单足跳至终点后跑回起点与下一位队员击掌接力。 各组依次做下去,以速度快的组为胜。规则:队员必须按要求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下个动作。 |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游戏的规则 2、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
1、理解游戏的方法,要求和规则 2、在参与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运动能力
|
|
|
|||||||||
五 |
2' |
1、让学生得到全身放松 2、小结 |
1、放松运动 2、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3、提出以后的要求
|
教师讲解放松运动的作用 组织学生一起放松 |
1、积极评价 2、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进行放松活动 |
组织队形:四路横队
|
|
|||||||||
生理 指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