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困惑
参加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培训,有机会到各初中学校去听课,在课堂中发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例如:课堂问题只针对个别学生,有的老师甚至站到学生面前和学生一问一答,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完全不顾及全班学生的感受,其他学生无事可做,开始打闹讲话;或者整节课只有几名学生回答,而其他学生感觉课堂和他们无关。
老师对一些根本无需要回答的问题,都要问学生“对不对”“ 正确不正确”“ 这个题选什么” ……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课堂气氛 ,于是学生便大声回答,对、错 、ABCD 等等。课堂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但是我听着很是刺耳、 难受。 因为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只是瞎起哄 ,有的时候,问题一个接一个 ,连听课老师都没有时间考虑,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或者把答案就给出来了,有的时候喊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半天没能吐出一个字,就这样让学生尴尬的站着或者坐下,又或者一堂课所提问题一直是个别学回答。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困惑,提问的时机、频率、梯度、对象到底要怎么把握?到底什么是有效提问?这些都引起了我的思考。
二、
数学课堂提问的困惑原因分析及对策
1、 所提问题应该具有梯度,具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提问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明确的提问。
(1)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过难,以至于尴尬的站着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者一言不发。教师应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分梯度,分层次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
有尊严的坐下。
(2)答非所问,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往往天马行空,有些问题很有价值,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加以引导鼓励;有些问题却完全偏离课堂,这样的问题应该及时点评且打断,但不伤及自尊心和挫伤积极性。
2、 所提问题需留足够的思考时间
教师提问后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更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如果教师提问后很快就让学生回答,由于思考得不够深入造成学生不能回答。特别是对一些思维敏捷性较差的学生,不但要给足时间还要多鼓励和暗示。教师应当考虑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才能保证提问的效果。
3、
提问环境需要友好平等 消除学生提问答疑的畏惧心理
提问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外因的作用能使内因发生变化。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够得着”的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学生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推动积极思维。现在很多学生自尊心很强,不敢回答,特别是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担心回答错误或者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遭到同学老师的嘲笑,宁愿站着不说话,不敢回答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从最简单的问题出发,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自信,会越来越喜欢表现。
4、 好的问题一定是提前预设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适地的有效性的启发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课堂上的准确、恰当的提问,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设,从这一点来说,问题的预设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抓住提问问题课前的预设这一关键环节,好的问题一定是提前预设的,首先对课文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存在重难点,其次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最后针对问题的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出现的环节和时机。这样的问题才目标明确,避免提问盲目性和一些学生问题让老师措手不及的尴尬场面。
5、课堂提问必须做出有效评价
首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明确的答复,对还是错,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草草了事,立即进入下一项活动,这不仅会失去提问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学习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心,肯定其可取的成分,指出其不足的地方,不能用学生的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对学生回答的结果要客观公正而快捷地做出评估使得人人受益。
其次评议回答“好不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所教内容是否学懂,学习的内容是否巩固,知识理解是否达到触类旁通,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提高,回答是否有创见。评价中无论赞赏或批评教师都应采取“积极评价原则”,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回答的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说“蠢笨”、“怎么老是不会”等评语,应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尽量指出其中的正确成分,讽刺挖苦学生会使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应有的尊敬,并使提问成为对学生的一种个人威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获得知识技能和数学情感提升的教学艺术。它是初中数学课堂的核心,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数学智慧;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昆明官渡区管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