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助前行
(2023-02-22 06:13:43)分类: 管理篇 |
春暖花开,烟消云散,伴随着疫情进入新阶段,沉重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为保障新学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生返校保驾护航,2023年2月9日上午9:00,晓东小学全体教职工在四楼多媒体教室集中,召开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工作会。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在段副校长的带领下,总结回顾了网课期间的教学工作、详细安排了本学期各班各科教学工作,对各学科提出了要求。
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长期与病毒共存,校园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我们则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在疫情防控方面,德育主任姜老师根据官渡区教体局相关文件和通知要求,前期认真统计了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及疫苗接种情况,结合统计结果,对本学期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和要点进行培训。培训中,姜老师特别强调,当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如果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要求全体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并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要求体育老师关注学生身体状况,不要求阳康的学生参加剧烈运动。
在疫情防控物资方面,德育处已协同总务处采买了防疫物资,额温枪、口罩、消毒用品等已全部到位,为老师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保障。
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德育主任姜老师在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时指出,新时代下的师德师风有三大变化,违反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在爱岗敬业精神弱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世俗化、行为规范不严,师表形象模糊化、师生关系庸俗化功利化。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倡导爱岗敬业。解读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严格师德师风要求,严格考评,招聘,监察等各方面要求,规范从教行为,做四有好老师,当育人大先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开学典礼是学校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学期生活的开始。我校秉承“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办学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开学气氛。为在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让离校86天的孩子们体验到返校的仪式感,我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胡老师对本学期的开学典礼和各班的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安排。
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不断加强和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新学期伊始,安全科长张老师以开学前教体局会议及文件通知要求为基础,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我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共有十八项: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上、放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防盗安全,安全用电,劳动安全,集体活动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堂教学安全,体育课、活动课安全,实验课及信息技术课安全,值班及门卫管理安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严格落实学生出勤情况,责任追究,事故报告方面进行安全教育,时刻牢记安全无小事,并及时落实于开学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作为教师,只有师德过硬了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把学生引向正确的道路,也才可以谈教育教学。
我校党支部纪检委员李老师从“什么是意识形”“意识形态的三个层次”“正确意识形态及警示案例”和“我们应该具体如何做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形态?”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其含义特点进行通俗化解释,深入浅出,便于理解。李老师强调,或许我们不能对专业意识形态有深入研究,作为教育者是有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下一心凝聚师生力量共同贯彻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
最后,学校党政负责人张老师向全体教师传达了官渡区教体局会议精神,对新学期各部门领导的安排进行了总结,对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期许,鼓励老师们不忘自己的教育初心、不忘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砥砺前行。
新年新气象,今年是教育体育资源扩优年、教育体育质量提升年、教育体育服务提质年,教育服务质量提升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老师们对疫情后的温暖岁月感慨良多,激情澎湃,信心满满,希望在新的学期再创佳绩,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新时代的“合格答卷”。(昆明官渡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