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英
语课程标》(以下简称)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 写五个方面 的技能,其中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
技能。在这五项技能中, 写对于许多高中生而言是最难以掌握的技能。为了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基础
英语知识,掌握措辞的基本技能和用英语逻辑表达思想的能力。《课标 》提出:“实践英
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英语学用能力。”这为设计和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
新的视角。从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借助具
体实例探索高中英语写前策略实施以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帮助。
一、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的教学问题 1. 重复的写作练习
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常采用重复且陈旧的真题,不关注当下热点,也不关注学生能否接
受这些写作任务,仅为了应试而不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
生对写作的焦虑加重,往往为了应付教师而去完成写作任务,套用一些固定写作模板,从而忽
视写作内容和观点表达,写作任务没有实现其该有的写作效果。 2. 缺乏写前输入和写作过程的指导
当被要求写英语作文时,有些学生通常会感到焦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组织作文,选择
哪个词能最好地传达他们的想法。他们害怕被老师评判,对英语写作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大
多数学生经常不知道如何开始写作,缺乏写作指导。他们也很难将写作与他们想表达的东西联 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写前输入和写作环节的指导。
3. 缺乏有新意的写作活动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少将写作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联系在一起。教师为了迎合英语写
作考试而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不注重写作的活动设计。学生因此被迫接受写作任务,一些学生
甚至厌倦或害怕写作。要解决这个问题,英语写作课中应该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写作前准备阶段获取丰富的信息或材料。
二、写前活动策略
近年来关于写作教学的理念有“过程法”和“结果法”。其中“过程法”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也遵循了知识能力化的认知规律。“过程法”经常采用
Tribble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其
教学流程由四个阶段构成: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composing/drafting),修
改阶段(revising),编辑阶段(editing)。其中写前阶段是一种将批判性思维付诸行动的方式。
写前策略可以帮助提高观察和评估的技能,学生可以测试想法,探索一系列主题,通过快速确 定哪些想法值得开发,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质量。
因此,基于上文对高中英语写作问题的总结,笔者提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该以写前交互活动为驱动,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策略,将写前活动作为学生激发图式,建 构新知,获取写作灵感的输入手段。
因此,本文作者选择外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 Wildlife Protection 的写作任务作
为教学材料,以说理议论文为例,展示如何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探究新课标下写 前策略使用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头脑风暴 在导入活动观看了视频“I dream a dream”之后,结合视频内容,让学生头脑风暴目前野
生动物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可直接发言。头脑风暴活动关注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教师应该接 受和鼓励学生的任何发现。 2. 小组讨论
在完成“What problems do wild animals have?”问题的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
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Why should we protect wild animals?”首先,学生以四人
为小组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接着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汇总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获得必要的词汇、句型和信息。当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不应该等待 答案。发言时,学生尽量运用目标语言。 3.
语义映射 头脑风暴专注于数量本身,而不是质量,它提供了许多有选择性使用的材料,接下来就确
定它们是否有用。因此,下一步需要通过语义映射来完善头脑风暴中的研究结果,这有助于确
定信息是否与写作任务的主题相对应,这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4. 思维导图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针对野生动物所面临的问题,就“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然后,基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
制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组小成员将进行分工合作: 5. 体裁建模
完成上述四项活动后,学生将有足够的材料来完成即将开始的写作任务。但是,仅使用这
些材料远远不够,学生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合理地将所选材料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框架。接下来,
教师应该进行对写作体裁以及段落展开的指导,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组织组合。本篇写作属于
说理议论文,以说理论证为主,一般结构包括观点、证据和结论。一般来说,在说理议论文中
要首先说明意见,然后提出论据,最后发表结论或态度。论证的示意结构如下:(1)观点 + 论据 1+ 论据 2+……+ 论据 n+
结论;(2)观点 + 分观点 1+ 支持证据 + 分观点 2+ 支 持证据 +……+ 结论。 6. 列提纲
在老师详细分析了体裁模型和段落开发之后,学生现在可以勾画他们的文章框架。文本框
架可以是语义映射环节的进一步选择。在上面的语义映射讨论中,从野生动物所面临的问题
(what),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因(why)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how)三个方面对公众发出
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吁,每个方面都有很多不同观点。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都放在文章中,它们
会使文章过于冗长。因此,最好在每个方面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点来勾勒出连贯、全面的大纲。 评分 1. 准确性 2. 简单句 3.
词组+句型 4. 词组+句型+连词/非谓语动词写作是一个漫长、艰苦、激烈的个人思维过程。写前活动产生的想法可以鼓励学生思想的
自由流动,并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想要说什么以及如何写下自己的想法。通过激活形式图式,学
生可以根据写作任务的要求和作文体裁的一般结构来理解如何组织材料。《课表 》指出:
“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
与修辞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写作教学中设计推理与论
证活动、批判与评价活动和想象与创新活动,激活学生的图式,带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写前
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参与意识,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和各项语言技能,展开想象,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结语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把语言、 思维、文化融入学习活动,就符合《课标
2017》提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除了上面列举的方 法外,教师还可借助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自由写作和立体思维等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可以利用
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写作前准备阶段获取丰富
的信息或材料,从而对写作任务有更大的信心、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
培养以及能力向素质的转换。 (昆明市呈贡区 田青凡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