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渗透教育
(2022-12-23 08:28:14)分类: 教师篇 |
小学教材要更多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出台的新修订版《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个风向标。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教学模式吗?这显然也是不行的。当此时,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既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突破,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语文教学不但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下面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我们今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形象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让我们语文教师携起手来共同担此重任,为中华之崛起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昆明官渡区李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