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共容
(2022-12-18 15:21:27)分类: 随笔篇 |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佛桌上开花》,说20年前一个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把他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然而小沙弥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成为某城风流浪子。20年后,昔日的小沙弥徒然醒悟,向方丈忏悔,方丈不肯原谅,说他罪孽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而归,然而,第二天佛桌上竟然开了花,方丈急忙下山去寻浪子,可浪子却又回到了他以前荒唐的日子。
本学期我接手了全校最特殊的一个班,它的特殊在于全校仅此一例,而且前无先例,更后无来者。这是怎么样一个班呢?学生共20人,都是从六年级的两个班里挑选出来的小捣蛋鬼,患听力障碍的孩子两名,读写障碍两名,不识字的一名(一年级课本上的字都识不全),不会写规范字的一名,语文最高分72,最低分32,能考及格的不到5人,打开他们的成绩单满眼尽是四五十分。因为这个年级多次更换老师,造成很多孩子习惯养成和知识积累方面双亏空,他们在原来的班级里已经严重影响班级课程的推进,没办法,特殊问题就只能特殊处理,经校领导多次研究决定用分层小班来给这群孩子上课,就这样属于我的“特色班”开始上课了。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进教室前不停设想他们会有多闹、多皮,但真上课了还是被他们惊呆了!因为铃声响了人根本没来齐,一半人还在走廊上四处游荡,我只好照着名单一个一个的“逮”到教室里来。人终于齐了,根据他们之前的进度,这一天要背书过关第四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两个自然段。接下来,他们开始用实际行动“试探”我的底线······
我交代他们背完一个走一个,但是到五点多了,20个人只有三个人背完回家了,还剩17人在教室里坐着,都在读,一直读,却没有谁来背,我下去抽查竟也没有人能背。我心里暗自揣度:这些孩子怎么教啊?笨到这种程度了?来教他们,我真是倒霉到家了!两个自然段用了一下午都不能背!这时,一个以前就认识我的孩子刘芳悄悄跟我说:“黄老师,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来背么?”“不知道啊?不是都不会么?”她附到我耳边悄悄告诉我:“大家想着你最多守到6点就会回家的。”我心里一惊,这群孩子都是人精啊!我一下怒火中烧,赶紧掏出电话打回家里,故意开着免提给他们听,跟家里人说我不回家吃饭了,家里人问几点回来?我回答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全背完,什么时候回家。我挂了电话,他们有的开始抱怨起来,有的唉声叹气,还有的直接摔书!气得我想摔门走人!
这时,我突然发现一个叫李兴才的男孩还是呆呆的坐在后面,我就走到他身边想提醒他一句,哪想到我刚走到他面前他就抬起头来看着我,满眼泪水,同学们也注意到了他的变化,各种声音声稀稀拉拉的停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我们怎么了?”“是啊,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有同学附和着提问,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教室里的抽泣声越来越多。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他们的确是太调皮了,成绩又那么差,但他们首先不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么,是一个个人啊,尽管他们年纪小,但是他们也有思想,也有感情呀,我们大人以为为他们好方式,可能却是伤害了他们。
“你们每个人都很特殊,你们跟其他孩子都不一样,杨文虽然运动很差,但是你读课文时特别投入;陈婉琪虽然学习不好,但是画画栩栩如生;陈港虽然性格急躁,但是非常讲义气······你们每一个人都太有个性了,所以学校决定派一个最有个性的老师来教你们,这个人就是我!”我一边强忍着泪水一边说完这一段话。很多孩子听后破涕为笑,他们信了,我也信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调整心态,从以前的“帮领导教他们”变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帮帮他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成年人来说,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对于那些年纪尚小的学生来说,犯错误就更是情有可原的了。学生犯错误是常事,有时候在课堂上“打官司,断案子”就能用去半节课的时间,开始我真的很生气,那个时候都有打他们的冲动,因为太气人了,但是当我看见孩子那因为害怕很闪躲的眼神时我的气全部都消了,这时我发现他们只是天真而调皮的孩子,我又忍不住笑了,孩子看见我笑了他们也跟着傻笑。有时孩子们闯的祸实在是不能容忍,我就狠狠的批评他们,但是下课后走在操场上,或者放学后走在马路上,只要他们看见我就依然会亲切的喊声“老师好”,看见孩子们那天真的笑脸,我也对他们微笑,那时的我是幸福的。
就这样,我们不仅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还一起克服了“上课没粉笔事件”“上课没教室系列事件”“四处流浪系列事件”,除此以外,更是互相依靠着接受了很多领导、老师、同学“检阅”的目光,因为我们走在一起的那天开始,就成了一个特殊的集体,接受“检阅”后我们都心照不宣的互相鼓励,我们越来越不像师生,反而更像一群“共患难”的好兄弟。
渐渐的,他们都成了我的小跟屁虫,下课围着我去办公室,甚至上厕所都有人在门口等我出来,办公室的老师都说,黄老师被你们搞得连隐私权都没有了!他们却仍然经常来,我请假的时候更是不停往办公室里跑,追着其他老师问:“黄老师去哪啦?”“为什么请假?”“什么时候才来?”,每一次请假回来听办公室的老师跟我说这些事,我都觉得欣慰。“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名言,我们只看懂了表面字义,却很少根究其深层的内涵。如何亲其师?可以靠患难中的相扶,可以靠感情上的共鸣,可以靠活动中的相悦,更要靠共同取得成功的那份成就感。在跟他们相处的这一段宝贵的经历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新《课标》中的那些形而上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渴望表扬;不同学生在面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上也会存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尊重,让我知道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
可是你却给了我一片海洋……
宽容是一柄最温柔的利剑。如果老师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总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所以,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机。因此,我们在对待学生的过失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在“惩罚”中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它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它更是教师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反观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昆明经开区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