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2022-12-03 07:45:26)分类: 教育篇 |
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城乡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所谓流动儿童,是指父母进城务工,
子女跟随父母进城,
经常变动居住地点和学校,
具有住所和受教育的不稳定性。城市流动儿童现象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城市流动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在教育方面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关心流动儿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精神,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的法规和政策,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城市中的这个弱势群体,政府、社会大多从政策、法律、各种设施和资源方面对他们进行宏观调控和资源分配,却很少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对他们将来成长的影响。对于一个个体,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如果不注重这个特殊人群的心理教育,势必增加他们越轨和犯罪的机率。据调查,由于政府缺位和社会偏见、正常的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受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流动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自卑、焦虑和抑郁倾向,感情敏感脆弱;缺乏学习动机、学校适应性差;缺乏社会归属、孤独心理强烈;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社会不公平性使幼小心灵难以承受,产生社会对立感等等。又由于流动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以上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个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前提。在当今历史性的转变时期,流动儿童自身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作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这是自身健康生活和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