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演进

(2022-11-12 06:59:46)
分类: 教育篇

当然,说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完成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杠杆、桥梁作用,但从跟不上讲,它不是万能的,更无法取代家庭教育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回望中国教育史,家庭教育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在中国古代,甚至将家庭教育的“齐家”提高到“治国平天下” 的前提和基础这样的地位。这虽然是基于伦理和政权的考量,但将其界定为人的基本教育,是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界定,甚至有人将之提高到“对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样的高度。

当然,每个时代的家庭教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差异,但总体上说,对孩子的综合提高和成才期待,一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导向。随着时代的演进、网络的流行、单亲家庭的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的叠加,使得家庭教育的角色和作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成了家长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发现,家长和学生在对待看家庭教育的视角和分歧也越发明显。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把握,也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

1、理性看待对孩子的爱,不再是单一的“溺爱”而走向综合评定。

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强调伦理范式:一方面怕孩子“走歪”而树立权威形象,另一方面也因为孩子是对自己的血统和家业的当然传承者而加以溺爱。因此,孩子自幼在这样的“冰火两重天”里成长,依赖感和优越感就会在无形中滋生、膨胀。

而今,在经历各种挑战之后,大多数父母选择了理性的爱而非溺爱,因为大家都理解溺爱是“家长所能给予自己的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马卡连柯语),只有在理性的爱中才“能实现爱”,而在溺爱中则会“迷失方向”。因为理性的爱中包含着价值观,理性中也有尊重和要求,而不是无条件地凸显“小皇帝”的优势。

2、对孩子成才标准倾向多元化。

世界因为颜色多样才会美丽,孩子因为个性才会有突破。随着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家长对孩子的成才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原来的“唯分数论”,转向了更多地关心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应该说,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教育人才观念突破的结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这应该会成为一个时代共识。

3、渴望理性沟通的趋势——这是家长和孩子潜在的共识,但由于平台、机会甚至是方法的欠缺,总给理性沟通留下了诸多遗憾和缺漏。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希望家长给他们尊重和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自己在自制力的欠缺,主动提出希望家长在这些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家长也有类似的情况:一方面,在强调子女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是希望能培养孩子的品行,提升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

应该说,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和进步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结合新的动态,去探索新的方法,以期解决这些问题。(昆明官渡区张丽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营造良好氛围
后一篇:观月秋景所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