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性教法
(2022-10-28 07:04:41)分类: 教师篇 |
1 代币制的内涵
代币制(token program)也称作标记奖酬法(token economy),这是一种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方法[1]。
代币实际上是一种中介物,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改变的时候,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增强作用的物体为表征(例如筹码、铜币、纸币等),让其跟一些能够刺激学生积极性的物品(比如食品、玩具、学习用品等)相互结合,让这一种表征物有着一种作用即增强力量。这一种经由制约历程而获取增强力量的表征物,也叫作制约增强物。能够累积并可兑换其他增强物的制约增强物,则称为代币[2]。针对一组人实施一套专门运用代币作为增强目标行为的有组织的方案,就称为代币制[3]。任何能够用来累计的东西,都能够充当相应的中介物,以资换取后援增强物,比如小饰品和零食等。代币制的作用取决于增强物的多少,以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4]。
2 代币制在班主任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
2.1 代币制运用的目标和思路
在班主任教育中采用代币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上课要积极发言,完成作业不要拖延,在课堂上要认真地听讲,不要在上课期间跟同学窃窃私语,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在课间休息时间不要疯狂地到处乱跑。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代币制的思路如下: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设置恰当的目标,如果学生达到了这些目标,我们就要给予他们代币作为奖励。
其次,建立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兑换体系,完成一个项目,就给予相应的代币;
第三,建立后援强化物与代币的兑换体系,学生运用一定数量的代币就能够兑换相应的后援强化物。
2.2 实际运用过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我是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班实行代币制主要是让小朋友们尽快的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作业和改错习惯等。
我所在的班级全班52个学生,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们班又更为明显,上课喜欢说话,完全走神的孩子至少有十几个。作业书写不佳,改错也不及时,作业时甚至还有五六个孩子完全不动脑筋地乱做。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我在班上实施了代币制。
我告诉孩子们:每天课堂表现最好的小组在心愿存折本上贴上小红花。小组展示优的各得一朵小红花。平时任何作业全对得小五星,十颗小五星换一朵心愿存折上的小红花。到学期末用小红花兑换学习用品。红花数量的不同兑换的奖品不同。并且我将那些奖品在制度实施之前展示给孩子们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立马活跃起来,都开始算着自己能够兑换什么东西。有的孩子还问我能不能弄更多他们喜欢的礼品来,就连班上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孩子也高声欢呼说:“啊,我有机会兑换奖品喽!”孩子们的积极性如此之高,是我没有意料到的,我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方向了吧?”孩子们纷纷说“有了!老师!”“还同学们,要努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哦?”孩子们统一高声回复“好的,老师!”然后就好好地学习去了。
案例二:新来的一年级学生都是非常调皮的,我一来他们就立马安静,我前脚一走,他们就开始吵闹,甚至有的学生还从自己的座位上跑出来,到处乱窜,交头接耳,行为无法得到规范。于是我也实施了代币制,这是我实施的第二个星期,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效果:
今天上午的第四节课是外体课,平时学生们都是非常吵闹,不爱认真听讲,我出去一段时间后回到教室站在后门观察,发现自从实施了代币制,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行为规范了很多,我再观察了班长整理的心愿存折本,发现很多小组都获得了小五星,孩子们都对此乐此不疲。
2.3 可行性分析
对于班主任而言,班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规则体系比较完整,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发现,我所在的班级,代币制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产生正面的效果。以往的一些班级规定对学生的规范都不是非常的具体,缺乏相应的奖惩体系。代币制的奖惩体系非常完整,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给予强化物进行辅助(能够帮助学生计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此同时,学生都想要获得更多的分数从而去兑换更好的礼品,他们的行为会越发规范,班级管理要轻松得多。教师根据学生的一系列疏漏而对奖惩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得班级管理从静态朝着动态发展。
3 总结
实施代币制之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有了下面这些成果:
首先,代币制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加遵守纪律,而且愿意参加班集体组织的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加的规范。
其次,由于代币需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够兑换相应的物品,那么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他们满足需要的能力进行了延迟,使得学生的情商得到了提高。
第三,代币制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所得,渐渐明白父母和老师的不容易。(昆明经开区付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