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的思考

(2022-10-21 09:04:48)
分类: 随笔篇

幸福是看见自己和学生共同的成长与改变。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最大的喜悦莫过于看见自己和学生共同的成长与改变,体验着成长的幸福……

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学生——栾玉婷。

这个女孩可以说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班长,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也正是这样一个学生让我遇见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四年级时我发现她有几次没交作业,我问她,她说没带或是忘做了,我很信任她,原谅了她,让她补上。可事情还没完,接连几次我又发现她没交作业,就连负责的课代表居然也没发现,原来这个孩子利用同学对她的信任,借帮课代表一起收作业为名瞒天过海。这时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我找她谈心,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开始她怎么也不肯说,我还请来了她的妈妈协助教育。再三启发教育后,她说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她说:“陈老师你布置的那些抄抄写写的作业,我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没必要浪费时间,我用这些时间做我自己感兴趣的事。”

栾玉婷的这番话如当头一棒,自己如此信任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我当时真的有一种深深地挫败感。这时栾玉婷的妈妈给我提供了一个情况,她问我有没有让学生帮忙批改作文?这是绝对没有的。她母亲很坦诚地跟我说,她发现孩子的房间有别的同学的作文本。这让我想起近段时间班上同学交来的习作本有丢失的现象,这也是我工作中的疏忽。当我看见栾玉婷悄悄给同学批改的作文本,那一行行评语,我不得不承认她批改得很认真、很到位,真像一个小老师。听她母亲讲栾玉婷有的时侯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然后她会在房间里看她喜欢的课外书,直至很晚……

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学生,同时也反省自己的教育。我可以把这件事理解为老师的尊严受到挑战,我也可以以教师的权利让她认错并逼她继续完成那些她不以为然的作业。但是作为教师,我的良心也在接受拷问,究竟是要证明“我是对的”,还是愿意和孩子一起寻找“我们需要的”。栾玉婷做了错事,但她的过失绝对不是品质问题,我有责任要让她明白是非对错,但是也要慎重,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挫伤孩子那颗向上的心。我们经常提到“因才施教”,但是真正做到,谈何容易?任何的革新,最需要的,是直面真实的勇气。我严肃地指出了栾玉婷不诚实的错误,撤销了她的班长一职,之后又不断地鼓励她,为她推荐了几本名人的传记读物,鼓励她树立更远大的志向。结合她本人在写作方面的特长,请她当我的小助手,协助我批阅学生的作文。

栾玉婷这件事让我对如何精心布置课后作业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决定针对班上一部分学有余力“吃不饱的学生减少了一些抄写性质的作业,改成自愿作业,让学生有创意的做自己喜欢的作业,当然这是有一定的前提要求的。我们班规定:在每天早上的0号本课堂听写中,得100分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改做自愿作业,减少一部分机械地抄写,取而代之的是创意作业的布置,比如在预习作业中他对这篇课文的什么地方最感兴趣,或者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等方法。这样一来,虽然老师在布置作业上可能会麻烦一些,改起来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但是我发现学生对此却兴趣盎然。因为一部分孩子希望自己也能够有做自愿作业选择权,因此他的生字词听写正确率明显提高,节省出了改错的时间;做了自愿作业的孩子,他觉得是对自己的肯定,很了不起,因此他也很珍惜,学得更积极主动。

栾玉婷事件让我在布置自愿作业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没想到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件看似教育危机事件,却让我看见了自己之前的局限,发现了更好的教育方式,是自己的一份成长。同时,因为这件事栾玉婷没有再担任班长一职,我很担心她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我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同学证明自己的实力,我尽量让她感到老师没有因此而不喜欢她,“有了错误就一定要勇于改正。”老师甚至比原来更爱她,期待着她的进步。令人欣慰地是,在五年级的班委竞选中她被同学一致推荐为班长——她做到了,并且直至小学毕业,一直都做得非常棒。我为拥有这样一个学生感到自豪,更为危机事件到来之后,我和我的学生能在危机下共同成长而感到骄傲。

前年教师节她送我一本书,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学生栾玉婷将此书献给她心目中最美的天使——陈慧老师。是她教会我学会爱与接受爱,与她相处的六年将是我生命中无可替代的幸福,我深爱她,同时,也爱着那句话——幸福需要提醒” !(昆明官渡区陈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掘孩子潜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