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思考
(2022-10-09 21:29:29)| 分类: 教师篇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家》是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儿童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如何准确把握低段诗歌教学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在四步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论思想,四步教学中各环节怎样操作?如何评价学生,才能让入校才三个月的孩子们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轻松有效地学习,这都是我的思考点。在教学《家》这一课时,我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家》是一首儿童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教学中,我从导入到及时演练,每一步教学都文不离题。如在导入环节中,以温馨情景、导入课题。我播放了《家爱我,我爱家》的背景音乐,出示一幅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图片。营造家的温馨气氛后,教师顺听势力导,问学生听到这首美妙的音乐,看到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画面,你想起了谁?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在家里你都干些什么?家带给了你什么?揭题后让学生用“家”字组词,进一步理解“家”,加深了学生对家的认识。在浏览诊断问题设计中,让学生自主读诗后,圈一圈六行诗歌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家”字?这个问题设计既适合一年级的年龄特点,同时简单易于操作,从课题“家”入手,直接切入课文内容。不仅如此,在确认标识、归纳演绎再到及时演练我都是让学生找(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用直观的视频、图片,美妙的音乐,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渲染教学气氛,达到化解难题的作用。如在教学《家》第一句话的四行诗时,我采用看画面,4人小组发挥想象讨论:“为什么说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蓝天、树林、小河、泥土确实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快乐的,温暖的,离不开的家。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我就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充满了祖国山河、鲜花及可爱的小朋友们平时生活照的地图,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的意识。此时,我带着学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我的引领下,已浑然不觉地经历了两个层次的体验:接触文本,在字里行间中的体验;超越文本,在文本创设的意境中去体验。
四、指导背诵,步步为营。
在指导孩子背诵的时候,我先是用让学生同桌合作比赛背诵,之后又别有用心的用板书提醒学生背诵时从蓝天到泥土是从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相对减低了背诵难度,背诵时不至于各句的顺序打乱。再用填空式的提醒,最后让孩子闭上眼睛,带着动作加以演示。这样的步骤符合孩子记忆的特点,反复的强化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解除对话,在诵读、表演、对话中去体验、感悟语言带给我们的温馨。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课文“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整首诗的主题,也是我这堂课的高潮。在这环节中,我展示出了另一组画面。我说:“自然界里有它们的家,那我们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学生齐声诵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此时出示我国的版图,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这里有巍峨的高山,有辽阔的草原,有茫茫的戈壁,有举世闻名的长城,有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接近了祖国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此时我打开课件中的一首歌曲《娃哈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儿真鲜艳……”。紧接着培养学生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读整首诗,引导水到渠成,感情得到自然流露,学生真真切切地在朗读中流露出了对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讲解结束,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归纳演绎中出示了猴子在树上爬、鲸鱼在海里游、虫子在树叶耍的图片,让孩子编诗。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再创造能力。
这节课带给我的不但是快乐、感动,而且是审美的情趣。让我感到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昆明盘龙区李文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