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案例分享

(2022-10-08 07:30:21)
分类: 教师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模型钟,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课件。

  教学片段一:

  提出问题:

  师:(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生:起床。

  师:(2)“你们每天早晨起床是谁叫的?”

  生1:爸爸、妈妈。

  生2:爷爷、奶奶。

  3、揭示课题:

  师:你们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闹钟,好看吗?它有什么作用?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分析:运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课件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形象,从儿童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片断二:

  比一比。

  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1: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

  板书:分针       时针

  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

学生2:都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自己转一转,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学生3:顺着时针转的。

  分析: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实物钟、模型钟等。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云南红河州陈玉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作案列分析
后一篇:这样顺势引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