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问题
(2022-09-22 08:32:59)分类: 教师篇 |
1、学生生活积累有限,素材匮乏
缺乏积累,写作素材贫乏是当今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造成了如今初中生“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在应试教育未褪色而分数是最强通行证的今天,把大多数的学生困守在了以提高分数争取更高竞争力的教室和学习的场所,在简单乏味的时空里只能产生更多的低劣作文。许多地方功利的教育体制严重压缩了大部分的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再怎么减负也减不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所谓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失去了接触大自然的游历和实践社会生活的体验。很多学生缺乏生活的有效体验,不参与基本的家务活动,不体会家庭生活的细节之情,也不大关心接触火热的社会生活,因而不能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上。同时,他们缺乏比较广泛的交往体验,生活相对枯燥,缺乏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深度的感情交流,那么写出真性情的作文也成了教师的一相情愿。多种因素致使初中生生活圈子狭小,生活经验匮乏,生活积累有限,因而他们作文的写作素材普遍缺乏也不足为奇了。而贫乏是作文的致命伤,这在作文中突出表现为文章思想的苍白和空洞。学生的文章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也谈不上属于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要么流俗于闭门造车的强为新赋,要么牵强于人云亦云的假说旧愁。
2、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主动的知觉,也是学习写作头等重要的基本功。观察是拍照式的大量信息的活吞,而想象表达是细节的具体化反嚼回味,其中仔细思考是很关键的一环。初中生缺乏有效的观察,也没能想象和思考,在众多素材面前熟视无睹。培养观察的习惯,关心身边的小事,在小事中提炼平时习作的素材。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这个世界,领略世界的丰富精彩。有效的观察可以丰富写作素材,打开写作的思路,使对象的描述具体化。在同样有限的素材条件下,因为观察习惯的成功培养而妙笔生花,在不大可能中创造美丽。
3、阅读数量欠缺,体验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在初中阶段,普遍存在着学生的阅读量不足的问题。除了客观的课业负担加重而带来的影响之外,也有其自身对阅读并没真正建立起理性的认知,也谈不上养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兴趣。他们不关心经典的阅读,不去寻找阅读的乐趣,也谈不上精神层面的体验了。古人曾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阅读万卷的前因,那么也就不敢奢谈下笔如有神的结果了。因为初中生不具备必要阅读数目,他们也就不能积淀起由经典文学而来的语言丰富、技巧运用、思想提升、素养升华的经验,而这些东西体现在作文中就是作文的动力。动力匮乏造成学生平时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参与写作的实效性就不高。在平常的作文批改中,我们不难看到初中生的作文中因缺乏阅读而显现出来的词语贫瘠、思想肤浅的现象。
由此可见,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缺失陷入了重重困境,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要勇于正视上述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求对策。(云南红河州张娇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