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知两点

(2022-09-09 21:21:30)
分类: 家长篇

现在的孩子读书压力大,作为我们家长应该尽可能的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里心无旁骛的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一个言传身教的良好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一、孩子成长教育的差异性认知

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家长要掌握相关教育常识和技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任何人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爱因斯坦和你的孩子都都不例外。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并且有后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和不同需求,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发展规律,既不要超越阶段、超之过急,也不要一味等待,坐失良机。拔苗助长填鸭式的教育不行,坐等学校教育培养的懒人方式也不行。

1、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差异,应尊重孩子。孩子的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按照相等的速度发展的,也不是千篇一律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的。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许你周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成功经验”“育儿宝典”之类的,不要盲从不要轻信,要相信即使是爱因斯坦妈妈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她能把你的孩子也教育成爱因斯坦。因此,家长应在了解孩子成长一般规律的同时,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值和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2、家长要了解家庭教育基本要求和任务。作为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和任务:一是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够有机会得到健康而充分的发展;而不是过犹不及的填鸭式或是拔苗助长。二是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成长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懂得如何有效地进行处理,帮助孩子克服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家庭教育如何对待孩子成长中错误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记住教训,引以为戒,这一页就翻过去了;但是当孩子犯有过错时,有的家长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错,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更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事实上家长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其实对孩子来说,她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她,如果你总是任何事都是一种态度来处理的话,正如她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或是冷处理,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再者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因此,家长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有时候,对待孩子的错误,不仅要看错误的结果,还要分析整个过程。因为孩子往往是好心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如吃完饭后,自己主动去涮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的在你的提示下,能够主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反之,做事出发点不正,却瞎猫碰上死耗子变成好事的,还是要批评,要打消孩子的侥幸心理和投机性,才能避免以后范更大的错误。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在少年儿童的发展的过程中,家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少年儿童渴望和家长沟通,也热切希望自己的种种正当言行能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更希望犯错时能够有来自家庭的亲情安慰和指正引导,就像小树侧扭得的枝杈,需要及时修整,才能成材。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昆明盘龙区左琼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策略探讨
后一篇:校本培训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