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清如许
(2022-09-06 06:00:06)分类: 学生篇 |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夜幕下,火箭的光影和明月交相辉映,是那样地振奋人心,我由衷地为祖国感到骄傲。但我也知道,托举这一切的,是背后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几十载寒暑的心血,兢兢业业地小心求证,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重来。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夜成就的神话,前人的努力,过往的奋斗,就像一颗种子,在努力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科技巨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是我们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他带领着广大农技推广战线上的技术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农,他更是暗夜里指路的明星,看着他手握水稻的样子,大家就不用担心饿肚子的历史会重演了。他的逝去,是中国人民的重大损失,也是全人类的不可挽回的的损失!还有,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百岁高龄,仍然低调地为祖国发光发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致力于推动我国的高等物理研究。此外,屠坳坳、钟南山,他们无一不是奋战在我们这个时代科技前沿的楷模。
再说说这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2015年1月,习爷爷在咱们大理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随后,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响科学治理洱海的攻坚战,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新征程。在从大理港出发的水样采集质监工作船上,我看到一排排的水样采集筐、水质监测工具、在烈日下沉稳工作的老船长、在船舷边目光平静,每一个动作都规范有序的质监工作人员,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叶绿素a、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水温、透明度、pH……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为洱海的科学治理和保护默默奉献着。
爸爸问过我:“看着这些伟大的成就,除了激动自豪之外,你还想到了什么?”我第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发展科学技术,靠的是人才,就像一个接力跑,前后都有队友才行。”我认真地回答。爸爸笑了,赞赏地对我说:“你说得很对,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啊!薪火相传,只有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持续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我一下子感受到了肩头的责任。科技兴国、科技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天和未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祖国的未来建设,科技创新,靠的是现在的我们,我们是“中国梦”未来的建设者。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只能从今日起,点滴积累,步步靠近。我们只有现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奋发进取,长大后用科学研究成果去捍卫祖国,为祖国做贡献,这才是真正实现当初我们戴着红领巾,向着国旗敬礼时许下的誓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国之梦,靠的就是“科技”这眼活水。有句话说得好:久久为功必有收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科技发展在我们心中,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请祖国放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云南大理州杨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