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讲诸葛亮

(2022-08-30 07:44:52)
分类: 教师篇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王崧舟老师上的《草船借箭》一课。感触很多。  王老师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最让我自叹不如的是他和我们不一样,不仅仅是把重点放在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而是让学生去感受人物,去走近人物,把诸葛亮读活了,读得有血有肉了,让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看了之后觉得有三点特别传神。

1、    深入人物内心,读出不同的感受

王老师能将文本的学习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学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一句时,学生从这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很有启发:“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可不行,你能通过读课文讲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接着,王老师一遍一遍地引导学生讲“雾大”的特点读了出来。本以为王老师关于这一句的学习到此为止了,没想到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将学生化作了“鲁肃”和“诸葛亮”,说说两人会有怎样不同的心情?有的学生说,鲁肃看到这样一场大雾,肯定会很吃惊,甚至会有一点点害怕;看的学生说,诸葛亮看到这一场大雾,心情和鲁肃截然相反,他一定会暗暗高兴,得意。学生因为有了独特的感受,读这句话时也就能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了,读得也就有滋有味了、有声有色了!

2、    前后联系课文,理解人物的特点

王老师带领学习课文时,还教诲了学生一点更重要的方法——前后联系课文,从多个角度理解人物特点与个性!学习感悟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一句后,王老师还没有到此戛然而止,而是进一步启发学生:“光度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读一读,你得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了?”这样一来,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句:“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地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学生掌握了这一学习方法后,王老师又趁热打铁体会了诸葛亮“识人心”、“懂地利”等,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跃然纸上。

3、抓住“笑”字,体会丰富的内涵.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诸葛亮的特点——神机妙算已十分清楚了,一般的老师就认为这课的学习任务应该圆满地完成了!但王老师没有这样草草“收兵”,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了一个“笑”字,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了,在学生的心中站立起来了。王老师告诉学生:“课文写诸葛亮说话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在说钱加了个笑字,你觉得诸葛亮在笑谁?”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拓宽了,学生的感受马上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了,学生的灵感也忽然扑棱棱地上下翻飞起来。一阵激烈的交流后,学生领悟了这“笑”的内涵,对鲁肃而言,这是一种善意的,幽默的笑;对曹操而言,这是一种讽刺的、轻蔑的笑;对诸葛亮自己来说,这是一种自信的、胜利的小;对周瑜而言,这是一种潇洒的、自豪的笑!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宽容,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诸葛亮的机智潇洒,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真是一笑值千金。  

我相信,不管是听课的老师还是上课的老师,听了王老师的这一课后,诸葛亮已活化为一位有血有肉的诸葛亮了,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诸葛亮已经从书本上走出来了,走入了所有人的心灵深处。(昆明盘龙区谢传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歌教学探究
后一篇:我们应该担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