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静的德育者

(2022-08-16 07:07:18)
分类: 教师篇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工作,贯穿于每位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变化着的工作,经常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做一位冷静的德育工作者有利于迎接德育工作新的挑战和解决德育工作新的问题。怎样冷静呢?

冷静地面对学生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都是说明人是会犯错误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犯错、经常犯错、反复犯错都是不可避免的。犯错是一种体验,是不犯错的基础,犯错的原因很多,也许是因为不会,也许是因为不熟练,也许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等等,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通常情况下,犯错者本人是不想犯错的。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犯错、尤其是反复犯错,常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忍不住要立刻批评几句,教导一下,这样往往起不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作用,这种做法注重了迫不及待地进行教育,而没有真正思考这样做的结果。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重视教育的结果,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这需要一种心态:冷静的心态。冷静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把握学生犯错后的心理,提供学生反思与改正的机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少犯错误,不断成长。

学生犯了错误,大都会产生内疚感和恐慌感,有心理压力。如果批评他,这种心理压力很快就会得到释放,因为学生感到虽然犯了错误,但已受到惩罚,于是心理便得到了平衡。所以,在老师批评前,学生一般都很紧张,而老师批评后又比较放松。由于压力的释放,他们得到了解脱,于是不再去想改正错误之事。如果老师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暂时不去批评他,那么他的心理压力就得不到释放,内疚感会越来越强烈,这就迫使他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改正错误,学生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平衡。

冷静地面对学生的逆反情绪及行为。逆反情绪及行为是中小学生中,尤其是初二学生最容易产生的,逆反情绪及行为是学生自我意识明显显露的一种表现。面对学生的逆反情绪及行为,德育工作者往往容易产生讨厌、大发雷霆或想放弃的情绪,这不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也是考验德育工作者耐心、魅力和方法的事。德育工作者如果冷静地面对学生的逆反情绪及行为,给予宽容,加以有效的疏导,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这将有利于德育工作者人格魅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促使学生对德育工作者产生信任,减少学生逆反情绪及行为的发生。

冷静地面对学生突发事件。学生偶发事件是指不可预测的在学生中发生的事件。这是德育工作者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的出乎意料的事,由于事件发生出乎意料,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经验不足的德育工作者往往容易产生惊恐、不知所措的情绪,常采取猛烈批评,发泄自我情绪的态度与方法力求达到解决问题与教育学生的目的,但这往往解决不了问题,也教育不了学生。面对学生偶发事件,德育工作者要冷静,正确地看待学生中的突发事件,它把它看作是帮助德育工作者积累经验的好事;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事件,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事件,面对事件;教给学生自我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冷静是一种态度,冷静地面对学生的错误是一种技能,学会冷静是德育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技能,冷静使德育工作者理智地面对学生犯错、理智地面对学生的逆反情绪及行为、冷静地面对学生偶发事件,德育工作者要重视自我行为的过程,更要重视自我行为的结果,使德育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德育工作真正促进人的发展。(昆明官渡区李琼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欣赏这里
后一篇:自强创造美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