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互动
(2022-08-01 07:28:20)| 分类: 家长篇 |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家长们宠着、爱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大人老人都是围绕在小孩子转,大家都会感慨,现在的孩子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奏效,不好管啊!这也反过来对我们家长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关系密切。因为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存在着多层次、多环节的互动作用。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各个家庭系统及其成员。如父母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态度、期望偏好、心理健康等一方面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直接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施加影响。而下一代的身心发展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成材发展趋势等反过来又对家庭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良互动关系和父母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最终会导致少年儿童的身心障碍。有的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待孩子的态度以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有的父母心情忧郁,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比较冷淡;有的父母有神经质、精神并人格障碍或神经症倾向,常常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全,内心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较差,敌对感较高,不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和不健康的行为对孩子都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而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又使得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从而陷入不良情绪。孩子的不良情绪同样反过来作用于父母并诱发父母对孩子的不良情绪,从而又进一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相反,父母的情绪稳定、性格良好、家庭心理气氛和谐,会使孩子开朗活泼、自信乐观、交往能力强。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多是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孩子。所以,只有真正提高父母乃至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比如同样是教育孩子让她学会做家务,是直截了当的对孩子说你大了,需要帮爸爸妈妈做事了,你应该做什么什么这类好呢,还是通过创作一些机会,比如等孩子心情好时让他吃完饭扫地、帮妈妈择菜,这时大力的在其他家人跟前表扬她,让孩子觉得她也有机会为家庭做贡献,培养她的自豪感,让她更容易接受做家务?当聪明的您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时,您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素质越高,您的孩子就越来越好!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