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思维习惯

(2022-07-14 07:16:55)
分类: 教师篇

那年10月,受学校委派,参加《班主任之友》举办的全国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时间虽然非常紧张,但是这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当聆听深圳育才中学担任班主任工作20多年的陈晓华老师(19604月生)的讲座时,他那对学生、对班主任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以融入学生当中为快乐,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他内在的积极性和所有潜能便被激发出来。他享受着学生们给予他的关爱,体验着班主任劳动的幸福,无愧为李镇西老师的得意弟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是给予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重要财富,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只有那些对自己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感悟的人,他的人生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改变心态,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在做班主任的道路上,陈晓华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他和学生的关系也非常紧张,但是他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转变一下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于是回报、互动、升华、提高,教育的甘甜和教育带来的喜悦便随之而来。

他说:当班主任也需要备课,改作业,他觉得当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我们改变不了学生,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我这样说你不听,我就换一种方式;这件事情没有做好,我换一个角度考虑。比如和学生闹矛盾,我就会想,可能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态度太硬了,太恨铁不成钢了。什么事情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心态,也许就会豁然开朗。班主任不仅需要优秀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更需要一种意识,需要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班主任要把自己的爱和欣赏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你、喜欢你。因为赤裸裸地表达,会让你关心的学生感到不自在。

二、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

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这个集体,那样会累死,还费力不讨好。要想办法让你的想法变成集体的舆论,让集体承担一部分责任,实行班级自主管理。陈晓华老师的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班主任即使一个月不在,班级管理照常可以运作。他把所有的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是七个部。每个部设有部长,部长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当组员,组员寻找自己喜欢的组加入,双向选择。一组值日一周,谁值日就对班级管理全面负责。部长的威信很大,因为组员都是由他挑选和组合起来的。组长和组员之间的关系,既是朋友,还有一种威慑力——我挑选来的组员,不支持我的工作,下次组合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要他了。这和传统上老师任命的班干部不同。以前的班干部可能有的同学会不服,但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样,班主任根本不用管那些具体的事情。比如班主任看到有人没有倒垃圾,就会提醒一下卫生部长,他们自己马上就会处理好。自主管理如果真正能落实到行动上,学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
班主任的角色变了,比如说早上打扫卫生,可能会有人迟到。如果有人经常迟到,你就要去提醒他,但不是说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说:你看看,你这几天都迟到了,都是同学们在帮你,你应该好好感谢他们。用这种语气和角色定位来提醒他,他会非常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意见。
   
三、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

陈晓华老师的班有个博客叫桃李部落,他自己的博客叫桃李守望者。学生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在他的博客上留言,班主任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在上面提醒他们。在网上,学生可以换一个名字,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知道班主任是谁。因为不知道他是谁,班主任就更不可能端着老师的架子去训他。所以,这种交流更加平等,学生有什么想法,不好意思当面跟班主任说的,就在网上交流。

家长是班主任最铁的同盟军,虽然家长的要求有时候过了一点,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们要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可以给他提一些建议。当家长知道老师是在用心帮助他的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冲突。其实,学校和家长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陈晓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非常畅通的。他的博客家长都会看,有什么事情他们会及时给他留言,他也会通过博客告诉他们班里最近的一些情况。另外,老师一定要在家长中树立你的威信,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就要充分展现你的才华和能力。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信任你,让他们觉得把孩子交到你的手上是可靠的。你跟学生的关系如果也挺好,学生回到家里说的都是老师怎么怎么好。

四、如何提高班主任教育反思的能力?

1、要养成经常反思的良好习惯。班主任要养成随时反思习惯,当我们和学生谈完一次话、批评了一名学生、或者处理了一场风波时,都要留心观察每一个学会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背后隐藏的教育理念。只有养成随时反思的习惯,思维的火花才越来越活跃,思考才越来越深入。养成习惯不难,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使反思制度化,即排固定的时间,制定自我约束的日反思、周反思或月反思制度,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坚持一段时间后,习惯就会很快养成。二是设计一个问题单,主要涉及内容有三个,即自我认识、活动领悟、策略运用,每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后,坚持从这三个方面去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能够很快养成反思习惯。

2、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语言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想的表达方式,一个勤于反思的班主任,如果不勤于写作,不勤于记录,那么,纵然他思维之花灿烂如画,过不了多久也会遗忘熄灭。所以,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还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什么内容呢?一是记录失败之笔,败笔印象深刻,思想震撼大,往往很具有反思意义;二是记录机智之处,教育机智是教育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当自己完美处置一个事件,自己都感到满意之时,要善于记录;三是记录偶发事件,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四是记录学生见解,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五是记重新设计,一次教育之后,班主任一定有所感想,也有所打算,将重新设想记录下来,是教育实践的升华,对今后工作很有启发。

3、积极开展同伴交流。一个封闭的教育工作者,很难在教育上取得长足进步,为什么呢?他缺乏灵感的跳跃,缺乏思想的撞击,缺乏情感的交流。因此,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广泛地进行同伴交流。现在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在教育在线,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在《班主任》杂志论坛,很多一线教师在那里撰写博客日志,发表原创文章,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跟帖、发帖和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伴交流的有效途径。同伴交流,不一定必须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者,那样的同伴,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伴,如果单位气氛不好,很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但是,在网络上却能够很轻易地做到,互连网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只要是做着相同的工作,有着相似的经历,愿意为教育工作奉献的人,都是我们交流的同伴。这几年,在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不少教育名家,如万玮、王金华、赖联群、李迪、铁皮鼓、陈晓华等,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充分利用网络寻找反思同伴,激越思维,激荡思想,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典型。

4、认真进行自我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过程,班主任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明白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班主任的自我评价,是提高反思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自我评价能够转变班主任被评价的被动局面,使班主任成为评价主体,这有利于班主任将反思的结果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第三,自我评价还有利于班主任学会换位思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获得真切的教育体验。(昆明官渡区张国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平凡的妈妈
后一篇:亲子玩游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