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这风帆
(2022-06-26 06:56:09)分类: 教师篇 |
一有善良之心。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家长,应当把教育看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看作爱的事业。善良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者,应当净化自己,修养自己,“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如圣言所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由心发出。”有圣心,即有善良之心,必能产生爱心、耐心、宽容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有了这些,才能心平气和,热心待人,面向全体学生,长久忍耐,除去浮躁、偏激的行为,善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这样,心正则事顺,心善则果佳。可以肯定,教师家长教育学生有善心,必然能够潜移默化地育出学生的善心。
二有善良之行。教育者的善良之行,就是“身教”,可视为良好的教育行为,良好的示范,学生乐于接受的、对他们成长有帮助、指导的,有激励促进作用的教育形式、途径、方法、技巧。也就是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教育”,能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的教育。教育是前辈人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引导、感化后代人的事业,教育者有善良之行,必能造就出后代人的善行。应当警惕,前者的不善,必然造成后者的不善。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需要一代代前人为后面的一代代人做出善行的示范。
三有善良之言。教师、家长教育学生、孩子,更多的是用言语来引导,通过言语来“传道、授业、解惑”,若是以真诚、亲切、关爱、激励的话语,晓之以理,导之以情,即为“善言”,必然引起学生共鸣,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若以虚假、刻薄、威逼的言语待之,必然败坏学生的心灵。教育者应该明白“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严重后果;应该管住自己的口,除去自己不善之言。
上述可知,教育者有善心、善行、善言,才能扬起善的风帆,才能指引学生驶向理想的,真善美的彼岸,才能指引一代代人去营造美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