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富有文化内涵、时代风格和职校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对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高中,一直以来,在校园文化创建方面,学校还是能够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建设以“以德为先会做人,以技为本会做职”的教育文化理念,但在整体的规划上,还是有很大的欠缺,通过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我认为作为校长,要做好创建和维持学校的文化建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八大以来党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为纲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质的职业学校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为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学校成为思想道德精神高尚、学习氛围浓厚、人文底蕴深厚、校园环境幽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职业学校。
三、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的教育;以职高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传承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师德师风严谨,学风浓厚,工作作风积极的氛围,培育优良校风。充分吸收现代职校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积极搞好校园文化创新、品牌文化创建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搭建,努力构建学院精神文化,增强学校办学的凝聚力。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校园制度性文化环境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科学、进取、和谐发展、创新、育人的教学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管理。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以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广大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崇尚学术,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丰富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为重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价值,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合理划分、调整布局师生员工的活动场所,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园网、广播台、讲座论坛、自办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多方面规划,维持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一)精神文化培育规划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优秀精神品质,吸收现代职校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划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三)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师德师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师德师风,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学风建设规划学风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五)实施师生行为文化建设规划行为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校园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以及公共场所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绿色、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七)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建立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校徽、校标、校旗。规范学校办公用品、公文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办学条件更加优越!办学质量更进一步!(云南红河州杨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