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3日
(2022-06-03 07:36:19)分类: 教育篇 |
有几位家长向我请假说要到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我问什么病?几位家长不约而同的说“多动症”。就是家长老是觉得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总要家长守在身边盯着,否则,本来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她)能给你拖出两个小时。
我在家长中做了调查,发现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为此,我专门拜访了一位医生专家,这位医生专家同时也是学生家长,我们一起认真探讨了这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医生家长告诉我,其实大多数前来就医的学生就根本不是真正的多动症,而是注意力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养成。有些发生在学生身上所谓的“多动症”,其实是家长造成的,根子在家长。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在孩子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仍不肯罢休,又要额外布置什么背诗、写字等,学生随即有了逆反心理,就无形之中有这种”软磨硬泡”的形式来对抗,久而久之,形成了此现象。
那么,首先是如何训练孩子的有意注意?要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有计划的提出孩子能够完成的各种任务,训练他的有意注意。训练有意注意,先从说话语言做起。有意注意是受语言调节和支配的。家长早期要从孩子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就要开始。可经常用“你看什么什么” “你听什么什么”“你摸什么什么”“你闻什么什么”等语言来引导孩子注意具体事物,经常给孩子提出注意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什么样的目标和任务,要与孩子回来发展水平与经验为依据。通过看、听、摸、闻,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带着目的和任务去注意的习惯。到了小学更要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有大的提高。
其次,是如何提高孩子注意的稳定性呢?这是小学生家长应该倍加注意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现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持久性。第一,抓住孩子对有趣的事物的注意力持续关注的时间长这一特点,把知识深入浅出从孩子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内容多样化,变成孩子感兴趣的知识,寓教于乐。如课本剧、词语接龙,开火车之类。有效提高孩子们的持续关注度和关注时间。等孩子失去兴趣,则另换内容。不停给他(她)新鲜的适度的刺激,激发其思维的活跃。第二。当孩子正专心从事某一项活动时,一定不要打断她他,否则就破坏了注意的连续性。现在有许多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周围许多长辈们,把孩子当做玩具,围着孩子你长他短的表达爱意,几乎剥夺了孩子安心从事活动和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了浮躁不安,用心不专的注意品质。因此,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学习期间打麻将,不要放大声音看电视,不要喧哗会客。这是培养注意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第三,学习难易程度要适当。因为太难太易,都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而也就难以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太难会使孩子产生为难情绪,放弃;太易,又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不认真情绪。第四,训练注意力要与培养自制力和意志力结合进行,不能孤立训练。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鼓励他克服困难,坚持完成。逐渐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脱离了自制力和意志力,注意的稳定性是难以发展的。第五,及时强化孩子长时间的注意。一旦发现孩子能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要及时予以表扬,给予肯定。
总之,孩子注意力稳定性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包括我们老师都得从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注意,这样才能培养出智力发达、学习成绩优秀的聪明孩子。(昆明西山区李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