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需规范

(2022-05-12 06:23:03)
分类: 管理篇

教学秩序是教学工作中各种重要关系的安排,是教学单位有条不紊活动的状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期待能在一个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学校里生活、学习、发展。安定的教学秩序,是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秩序保障,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一、遵循规律求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作为人才的摇篮,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成长的第一阵地,学校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客观实际,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实现学校的良性运转和发展。

2015年3月,晋宁一中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新校区占地近300亩,与老校区相比,面积扩大了四倍;校园内功能场馆齐全,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这些都为学校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然而,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从半寄宿制改为全寄宿制,管理也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状况。具体表现为:管理难度增大,学生违纪现象增加;教师普遍反映参与值班频率较高、投入精力过多,导致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投入相对减少,教学成绩呈现下滑趋势。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校客观实际和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需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若是违背规律,则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为解决搬迁后的管理难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学校经过调研、实践、论证后得出结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规范教学时间和教学行为,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从而达到提升育人质量的目的。

二、因时制宜促教学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自然万物的发展总有时间规律,教育教学亦是如此。对于学校来说,从实际出发,科学设置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1.修订完善作息时间表,指导学校师生科学作息。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修订了《晋宁一中作息时间表》,要求全校师生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如反复论证午休时长、每节课时长、晚自习时长等,精细到每一分钟。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确保教师与学生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2.科学规划课余活动时间,丰富校园文体生活。

学生是富有生命力的个体,需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为响应国家关于形成更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学校提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尤其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活动时间,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规定,每天下午17:30放学后至19:00晚自习开始前,为学生文体活动时间,不得安排任何教学活动。在此时间段,学校各种功能场馆都将开放,各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课余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舞蹈、书法、阅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在这个时候开展。

3.合理安排晚自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实行全寄宿制管理,因管理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晚自习。为提高晚自习效率,学校将晚自习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为每日定时训练时间,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教师管理,要求统一时间、统一试题、统一讲解;第二段晚自习为自修时间,学生可以利用此段时间完成作业、预习新课、阅读书籍等。定时训练时间有序完成随堂检测,旨在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应考能力;自修时间任何老师不得讲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因时制宜,解决了晚自习时间学生疲惫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4.加强午休和晚寝管理,充分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校学生管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午休制,制定了学生晚寝的规定和要求。并要求值班领导带领值班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午休期间进行巡视,在学生晚寝后进行纪律监督。通过实行午休制和加强晚寝管理,充分保障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质量,我们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加饱满,学习效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午休和晚寝管理得到了全体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反响良好。

三、规范行为提质量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规范教育教学中的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是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

1.坚持德育为先理念。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实践证明,在校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之下,规范、有效的德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行为的规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德育服务于教学,又通过教学来推动优化德育内容,二者相得益彰,有机结合。

2.重视音体美教学工作。

学校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当下的教育形势,教学成绩仍然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校按要求开设音体美课程,积极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学生书画作品展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重视音体美教学,不仅能强健学生体魄,还能培养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品格、高雅的审美情趣指导日常的学习行为。

3.激发备课组活力。

育人质量的提升,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不断加强备课组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教师教案、教学进度和学生作业三统一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通过不断宣传、检查,加大考核力度等方式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营造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研究氛围,使教学朝着“教学中显规范、合作中求进步”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合理的时间安排、严格的行为规范虽是常规工作,却又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重视不重视,安排合理不合理,执行严格不严格,都关乎管理的效率和育人的质量。我们认为:规范、科学的教学时间安排是确保学校秩序良好的前提,应该谨严制定、严格执行;规范、有效的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是切实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系统推进、重点发力。昆明晋宁区赵源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正确的引领
后一篇:提升幸福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