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赛得教益
(2022-05-03 06:54:35)分类: 教师篇 |
针对上午第三节我在六(3)班上的“青年教师课赛”活动课——PowerPoint相册制作的课堂,我做如下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学班级为6(3)班,教学内容为PowerPoint相册制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综合和熟练的应用PPT软件,具体目标是让他们熟练掌握在PPT中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并美化这些元素。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具备了office系列的学习经历,PPT软件是他们五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的。但由于学生对软件的操作仅局限于信息课堂,相隔一年多,再次接触,许多操作已经淡忘,需要重新学习。但和以前的学习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软件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新生,基本没有接触过PPT软件,因此需要安排不同层次的操作任务,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教学方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小组的协作学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软件学习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过程反思
从教材的安排上来说,powerpoint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门旧课,但实际上有多少学生真的已经学习过?所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成为我本节课教学的前提。
通过多个班的教学,我发现,他们对powerpoint的掌握水平非常不平均。一些连基本素材的插入都还不会,软件打开都是问题,一些已经在设置自动放映了。
为此,本节课相对开放的课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都相对宽裕的学习空间和操作时间。但是相对开放的课堂也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不是把时间都真正用于讨论探究。主要原因还是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对学生会在课堂上发生的违纪情况考虑不周全,因此本节课缺失惩罚机制是一个较大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Word中相同知识的迁移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本节课教师对于这一点的引导似乎还非常不充分。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对软件操作“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自学软件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某项操作,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节课需要加强的地方。
本节课只是让学生对软件进行探究学习的一个初探,教学手法都尚且粗糙,达到的效果远不及理想,希望可以在不断实践中获得进步。
合作探究一直是信息课堂提倡的教学组织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合作方法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环境条件,还要求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所以在有限的教学环境条件下,只能开展小组协作,互相帮助解决困难,形成小组间竞争以提高操作效率。而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合作有一些效果,但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将继续探索、实践、反思,在实践和反思中逐渐成长。(昆明盘龙区郭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