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校共担当

(2022-04-17 07:04:54)
分类: 教育篇

家校合作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任务

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引导

 学校对家庭的指导目的在于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家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帮助家长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 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自己的教育内容、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家庭成员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为家长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家长了解儿童心里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心理,指导家长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同时根据家长自身的不同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的差异,指导家庭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切实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心理咨询问答、家长委员会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及家庭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问题家庭进行治疗、矫正。只有家庭的教育者自身心理处于健康水平,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心理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当家庭所有成员身心和谐发展才能创建一个良好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

2)开展以学校为主,家长积极配合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家庭教育虽然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就其专业化而言,没有学校教育更为全面、科学。因此,在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以学校为主,家长积极配合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可千篇一律,要落实到具体某个阶段、某个方面、某种心理问题。这样一来就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效果的现象。另外,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行者、指导者,要做到联系家长,沟通学生的作用,并及时处理和纠正心理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倾向,并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后,交由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开会讨论,以便为下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决策。

2、家庭在家校合作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任务

1)家庭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最大成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想取得最佳效果, 那家庭的积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家长要与学校教师进行深入沟通,将孩子的真实信息客观、全面地告诉给教师,以便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有重点、有主次地把握,便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工作的进行。

 再次,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家长要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疏导、引导、鼓励等,因为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好这个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孩子的身心的有效作用,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预防或疏导。

 最后,家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后,要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孩子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或上级心理辅导机构做出本次心理教育活动的评价、反思以及下一步的决策。

2)家庭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在家庭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初步了解和初步掌握正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再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家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不可能像学校中那样制定严格的策划, 用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合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身边发生的事件为例,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或者以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为榜样,进行示范;家长要有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小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慧眼, 透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来启发和引导孩子正确的心理健康倾向,为孩子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念,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最后,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为中心, 在父母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真切切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揭开心理谜团,打开心扉,扫除心理障碍。

建立并巩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积极参与的 “以校为本” 家校合作模式是深入有效地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探求“以校为本”家校合作模式的途径与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心协调发展。(昆明五华区严姝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任教师
后一篇:真爱的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