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的温暖
(2022-04-10 06:58:40)分类: 教育篇 |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阳光班级。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一)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们的学生构成以城市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努力创建一个阳光班级。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1、静态文化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主要措施:
(1)
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如我班的是: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2)
制作“笑脸墙”,把每个孩子的笑脸、老师的笑脸都贴在阳光展板上,希望他们每天都开开心心。在孩子照片下方写下生日,到每个人的生日那天都会受到大家的祝愿和一块蛋糕,让他们感受到爱,并学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
把班上的全家福挂在墙上,让他们时时刻刻记着——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设“阳光提醒”展台,在这,孩子可以畅所欲言,表扬同学也行,提醒同学的错误也行,祝福也行,指出班级中的不文明现象也行,总之,想说就说。这样不仅促进孩子改正缺点,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之间更亲密了。
在“心愿天空”下,把每个人的座右铭和理想写在小星星上,提醒他们时刻不忘人生方向。
每天设一个“阳光使者”,负责那一天班上的所有事务,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
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后墙设计黑板。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班级设立“迷你图书馆”,书由孩子和老师一起捐赠,由专门的图书管理员来管理,制定完整的图书管理方案。
2、动态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
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
三、班级文化建设对班主任的要求
1、首先要注意自己人格力量的建设。
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学识和精良的教育教学技术外,更应具备健全的人格: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充满自信;富有移情能力;对于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具有合作、民主的态度,公正无私;富有幽默感,性情温和,坚强刚毅,心胸开阔,为人谦和宽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固执己见,有足够的自信心面对自己的不足,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工作具有灵活性。
2、其次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学生观、成才观。
学生是人,是有自尊的人,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3、再次,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强化服务意识。
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学生能做到的学生去做;学生做不到的教师引导、培训学生干部,形成共识,再由学生干部去做。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与集体、同学友好相处,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多发现学生闪光点,注重学生的变化和提高,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自我锻造、自我发展。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昆明官渡区王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