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兼顾
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防止营养过剩,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在品德教育方面,要根据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做到适时适势;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以及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做到适时而教,遁序渐进;在美育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创造美的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要有能力,例如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威信,要有义务感等等。一些家长,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才,他们读书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也有的找专家、老师询问,企图学到管教子女的最优方式方法,这些都是必须的,但是,仅仅寄希望于教育的方法是不够的。例如:你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可你从来不读书不看报;你要求孩子要尊敬你孝敬你,可你对老人却是不尊敬不孝敬,你要求孩子不要懒惰,要勤劳,可你却什么活也不干,你管教孩子不要打架欺负人,可你的教育方式就是大骂孩子,这样的教育方法再巧妙,也不会发挥作用。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来说,最直接、最经常、影响最大最深刻的榜样却首先是家长。我们家长希望孩子怎么做,家长应首先做好,家长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家长必须首先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总之,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得首先做什么样的人,自己思想好、工作好、学习好,孩子也会成为这样的人,相反,自己行为不端,孩子也会行为不端,而且还会发生更严重的问题.
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由于身教重于言传,往往产生于潜移默化中,可谓是力量之大。
第三,要端正家庭教养态度
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由于孩子一两次表现的不好,就对孩子失去信心,放弃管教。作为子女的教育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做,从长远来看,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他自己去考虑、去做,多放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放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的“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还有就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让爱有一定的质量,要理智施爱,爱而不娇,要有长远的眼光,使爱子女的动机与效果达到统一。对子女的期望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掌握好分寸。
第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进行健康的熏陶渍染
首先就家庭结构来说,家庭形式不同,给子女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教育要有针对性。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避错原理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家庭经济生活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合理支配家庭经济;再次,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争取创立一个亲密无间、协调和睦、相互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后,在家庭生活方式方面,家长要注意从饮食营养习惯、生活起居习惯、消费方式、闲暇利用方式、家庭人际交往方面等入手,建立一个良好的“家风”或“门风”
。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就说过,“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可见,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主观来说,还是从客观来说,家庭教育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时代的特征。所以,家庭教育也必须要开放,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可以说是有方法无定法,要搞好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就要既看到普遍规律,又要抓住特殊规律,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看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做好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广大家庭的长期努力。相信努力了,将来的国家栋梁就有可能是您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加油!(昆明官渡区邓芸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