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所得
(2022-03-15 15:07:49)分类: 教师篇 |
时光飞逝,今天已是我进入官渡区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习的第七十五天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过程感慨颇多,作为一个在中学历史教学岗位工作了十七年的我,要感谢区教育局、学校给予我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要感谢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张亚东老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机会,使我获得了一份感悟、一份提高、一份信心,深深地相信只要在张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得到的收获将大大超过我前十七年的摸索与感悟,现将本学期的基地学习情况做一个小结。
一、
4月18日下午,我与基地学员在张亚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昆一中,观摩学习了三节“昆一中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新课程历史学科示范课”。其中对由昆明市首席名师赵灿东老师主讲《高考复习专题课·人口问题》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赵老师的这堂高三复习课,看似是每位高三老师都在做的专题复习,但在赵老师行云流水的讲述过程中,彰显了深厚的历史理论修养,扎实的历史知识功底,透彻的教材把握理解,真正散发着一个大师、名师的风采。赵老师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展示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材的熟练把握和重新认识,以新角度、新材料、新设问将人口问题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重新组合,给我带来全新的视野与思考,这就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在贯彻新课标,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吗?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以史育人”的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一个历史自我学习感悟的基础与能力,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吧。
二、
在张老师安排的基地活动中,有学员对讲座内容、高考试题、初中学考等内容的讨论。在多次的讨论中,我从基地13位学员的发言中,学到了许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教授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但他们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与崇高的责任心,使我深受感动。在对今年的高考试题研讨中,张亚东老师与我们一起分析了今年新课标卷的命题特点,考查重点、范围,大家逐题分析,交流复习中的得与失,对我下一阶段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借鉴作用。
根据今年的高考命题特点和我们大家讨论的结果,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史料信息解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今年出现的新题型——历史小论文写作,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练习。面对高中课改理念已全面在高考试题中贯彻的现实,我将把课改理念转化实际行动,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的良好效益。
三、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树立成才目标
张亚东老师对基地活动的安排形式多样,有聆听名师授课,有专家讲座,有高考试题分析,有学员讨论。在多次的活动学习中,我从名师授课、专家的讲座中看到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历史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聆听了昆明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昆十中历史教研组长周永珍老师的《高考历史备考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后,我知道了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的热情,无论遇到多差的学生、多难的教学过程,都要本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象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其次,要有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无伦取得多大的成绩,都要本着“我要学”的理念,多看、多写、多思考。
通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学习,我开阔了视野看到了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向导师、同行学习,不断反思,使自己迅速的提高和成长。(昆明官渡区靳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