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的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2019-07-12 16:32:25)| 分类: 家长篇 |
昆明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决定着教育是否成功。然而,“教育方法,,与“合格家长”这两个问题相比,做一个合格家长更为重要。教
一、合格的家长是教出合格孩子的关键。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奠定着基础。这是由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的。
1、家长是在家庭中最有影响力。家长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方式、说话习惯、动作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问题的看法、态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许多时候,这种影响是无意识
2、家长在家庭中起着决定作用。家长是家庭中思想、、政治、经济、家政管理的中心,支配和决定着家庭中的大小事
3、家长营造了家庭环境和气氛。家庭气氛就是家风。良好的家
4、家长素质造就出孩子的素质。社会学家们认
二、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合格家长应该具备什么标准
1、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包括五层意思:
其一、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明确家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家庭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它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孩子的自我教育奠定着基础,因而人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家长对孩子既有抚养的责任,又有教育的责任。家长教不教孩子,效果大一样。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家中出个坏人就是家庭的不幸,就是对社会、对国家的犯罪。家长应该有“为国教子"的责任感。
其二、要明确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孩子做人。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知好坏、明是非,正确地看待问题。孩子会做人才能说具备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校才能更好地开发智力因素;有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孩子才能在学业、事业上获得成功。
其三、要明确正确评价孩子的标准。明确孩子要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要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要重视培养孩子健全的心理、个性、人格,使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自主生存的人。好孩子的标准有六点;一是有好习惯,二是能明辨是非,三是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四是有吃苦耐劳精神,五是喜欢看书学习,六是动手能力强,有某种特长。
其四、要明确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孩子成长过程中变化大,可塑性强,有二个转折时期,随时都可能出问题,需要警钟常鸣,经常提醒、引导、帮助、教育。要明确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掉以轻心不,不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他人。
2、家长要有良好的示范。良好的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最好的教育。说破嘴巴不如做个样子,身教胜于言教。如何做出良好的示范呢?家长要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各方面都能成为孩子学习效仿的楷模。家长要从自己做起,从一件件的具体事情做起;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事认真负责,有条理,讲究实效;吃苦耐劳,不怕困难;遵守纪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于律己,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这样,就能给树立起学习、生活、前进的路标,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激励作用。
3、家长能进行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谁能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见家长自我教育是教好孩子的重要前提。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人人重视自我教育,需要人人接受终身教育。家长能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家庭教育才能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适应。
4、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良好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掌握一些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就能得心应手,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教育方法有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这里介绍一般的八种方法:
一是指导法。就是家长指导孩子去做某些事,向孩子提示做事的方法、途径,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孩子在做事之前就懂得怎么去做,怎么才做得好。
二是提醒法。孩子做事常常没有条理性,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这就需要家长经常提醒,及时提醒,使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可塑性大,作天改了今日又犯了,这是年龄性犯错,必须经常提醒,才能见效。
三是聊天法。就是家长经常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与孩子经常沟通,探讨孩子不明白的问题,通过聊天及时地把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四是熏陶法。有意识地创设某种情境,吸引孩子来感受,来认识分析问题,从中明白道理。
五是分步法。即分几步来完成教育目标,通过分步分点要求逐渐达到某个较高的标准。
六是挫折法。即故意有意识地让孩子受挫、吃点苦头,使他感受生活的艰辛,做人的艰难,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七是冷处理法。有时候,孩子一时认识不到,错了却不知错,甚至坚持错误不改,这时疾风暴雨反而不好,不如冷处理,不了了之,放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反省。
八是奖惩法。通过恰当的奖励和惩处,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分清好坏,祛恶扬善,再接再厉,不断努力,更上一层楼。
5、不入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急躁、不理智,或者不懂教育方法,常常会出现简单粗暴,娇惯溺爱,放任自流,要求不统一等现象,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会产 生严重的后果,家长应该努力避免。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由于独生子女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家长对其教育常常走入六种误区:
一为急躁恼怒之误。工作忙,心烦,事情不顺利,性子急时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带着急躁情绪教育孩子,容易产生对抗。
二为错立中心之误。把孩子看作家庭的中心“小皇帝,“小太阳”,什么都为他想周到、做周到,迁就他、抬着他、捧着他,使孩子形成中心意识,自私心理,唯我独尊,偏激孤傲的
三为过高要求之误。孩子未达到某个认知阶段,就让其学英语、钢琴、书画等,违反了孩子的认知成长规律,过早地压给了学习负担,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四为评价不当之误。家长往往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把其它事做得好看成是不务正业,这会引偏孩子的方向,导致不能全面发展。
五为伦理颠倒之误。为孩子摆宴席过生目,请客送礼,搞乱了伦理关系。
六为奖惩不当之误。用奖钱,奖高档玩具、高档衣服,多给零用钱,压岁钱的方式激励孩子学习,使孩子过早地受金钱的腐蚀。用打骂、不给吃饭、超出家等方法惩处孩子,会产生严惩的恶果。家教误区危害深远,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