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查高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报告

(2019-07-12 16:20:26)
分类: 家长篇

昆明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本龙 

本人根据区家庭教育研究会2009年工作计划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职责要求,带领高中组调研的成员官渡区一中的施菊香、金云生,官渡区二中的路小军,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的尚兴华,昆十七中的田昆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梅裕,共7人。历时一个半月,调查官渡区高中家庭教育现状。调研学校为官渡区一中、二中、职业高中、昆十七中4所学校。调研对象为4所学校的400位高中学生家长,400名高中学生和学校抓此项工作的领导。调研内容为学生问卷的20项内容和家长问卷的19项内容以及学校近五年来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成效、经验、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生问卷中突出的现象及问题分析

问卷中突出的现象:

1、与爸妈生活在一起78%,与妈妈9%,与爸爸3%,都不是6%

2、家庭经济:不困难65%,很困难10%

3、家长保障学习用品:能73%,不能4%

4、有很多玩具24%,没有18%

5、家里有电脑39%,希望有42%,没想过11%

6、爸妈积极参加学校活动44%,很少参加7%,从未参加2%

7、爸妈与自己主动交流沟通51%,发现问题才谈,一般不听自己说明37%,从来不过问10%        

8、爸妈与交流的话题:学习成绩50%,怎么做人23%,交友情况7%,自己的困惑5%,自己的前途17%

 9、爸妈对自己学业目标的要求:博士11%,硕士5%,本科22%              大专18%,高中、中专17%,还没想7%

 10、对爸爸教育:满意44%,不太满意31%,不满意26%

11、对妈妈教育满意37%,不太满意29%,不满意26%

12、对爸爸希望:不要打46%,不要骂40%,要关心37%,要关心,但不过度照料33%,多交流沟通29%,压力不要太大28% ,期望不要太高14%;少打牌11%,少跟妈妈吵架13%,语言文明10%

13、对妈妈希望:不要打36%,不要骂22%,要关心30%,要关心,但不过度照料27%,多交流沟通30%,压力不要太大23%,期望不要太高20%,少打牌16%,少跟妈妈吵架15%,语言文明9%

14、在简答题的陈述中,对于学生最苦恼和担忧的事,主要集中在对于学习和前途的担忧;对父母干涉自己交友的苦恼和对父母间矛盾引发的苦恼这三个问题。另外,根据与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结果相关联后,我们发现: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有较激烈矛盾的家庭,学生更倾向于过早与异性交往。

15、在学生最想与家长说的话中反映出父母教养子女的两个极端:不够关心或者过度保护。

问题分析:

1、高中生的家庭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未得到应有的落实。家长以为孩子考取高中,人也大了勿需再管理,文化层次比自己高,想教育也不知道怎样教。学校未思考怎样指导家长教育引导高中生。

2、家庭中如果对高中生有一定管教,较多的只是母亲在管教,只是简单的,内涵少的管教;只限于对生活、学习的关心和服务性的帮助,普遍缺少系统科学的引导。

3、学生较多地关注自己的学习考试,其它更多的方面缺少学习、尝试、思考,也缺少师长较多方面的关注、帮助、引导。

4、父母若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则有利于子女健康发展,而父母若采用偏爱、过度保护或者严惩严厉的方式则容易导致子女敌对、仇视、逆反等心理倾向。

二、家长问卷中突出的现象及问题分析

问卷中突出的现象:

1、家庭教育主要角色:母亲56%,父亲29%,爷爷、奶奶10%,外公、外婆4%

2、家长的文化:初中32%。高中、中专22%,本科11%,大专9%

3、家长从事职业::种植、养殖业19%,公职人18%,工业15%,商经12%

4、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工资32%,劳务收入41%,自营企业13%

5、赞同家长的职能:父母对孩子的职能是生育、养育、教育的统一39%;管好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所需钱物,就算是履行好父母的职责38%

6、在实施家教中:无论多么忙,多么困难,总是把教育孩子摆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44%;说了不听,也就只好由他19%;因为忙,没时间管孩子17%;因为文化低,不懂得怎么教13%

7、对定目标的观点:长远目标要高远,近期目标要低点,目标贵在实现之后及时延伸50%;目标低一点好,容易实现,孩子才有信心22%;

8、对孩子的要求:孝敬父母32%,文明礼貌27%,讲诚信22%

9、对孩子的学业目标:本科53%,博士14%,大专12%

10、认为家庭教育首要任务:会做事,首先要养成的是自己的事自己做32%;会做人,能与他人友好相处26%;会生存,尊重生命,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1%

11、对孩子健康的理解:生理无缺陷,无病痛48%;身体、心理健康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8%

12、当孩子焦虑、沮丧时,家长的处理意见:平静而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下一次做好,并教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技巧50%;孩子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忽阴忽睛的,别管他,过一阵就没事了24%

13、比较赞同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一致,教育要求不朝令夕改,家长言行一致26%;家长说,孩子听24%;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20%;家长都顺着孩子是很好一致性20%

14、对考试成绩的看法:考分只能反映当前学习的部分情况,需综合分析,才能客观评估孩子的整体情况40%;考不及格,就是学不好,当批评、惩罚27%;考得高分,就是学得好,给奖励18%

15、对交往的看法:既要鼓励孩子广泛交友,还要引导孩子正确交友,掌握必要的交友能力和技巧38%;因担心受到不良同伴影响,所以,不支持孩子广泛交友29%;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只要学习好就行18%;有限制地让孩子交友,但要随时监视9%

16、家教遇到的情况:孩子不听话,动辙还说“别烦”30%;不知孩子想什么,与什么人交往21%;孩子十分贪玩,不想学习21%;孩子逃学,真急人10%。没什么困难,感觉很好17%

17、对自己家庭教育的评价:满意12%,基本满意23%,一般21%,不满意9%,苦恼13%

18、希望从家长学校得到的帮助: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34%,怎样实现与孩子的正常沟通17%,家庭教育主要教什么,怎么教15%,不需要帮助4%

问题分析:

1、现实高中生家庭教育母亲承担主要角色的比例较大。

2、现实高中生的父母多数为初高中文化水平,不具备教育现代高中生的能力和水平,也未接受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

3、家长对学校教育关注不够,对上高中的孩子关注不够。想管理不知怎样管,想教育不知道怎样教育。一些家长对孩子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4、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文化水平高的父母,更注意家庭教育的作用;而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往往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情况及分析

学校指导高中家庭教育所做的工作和成功经验:

1.学校与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不同程度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学业进步的重要性。认识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目的要一致,教育内容方式要互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即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二者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面,但应该互相补充,合二为一。在家庭教育中,学校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协助者和引导者,家长是主要的施教者。对于住校生来说,学校在很多情况下也充担着家长的角色,故而家校教育一致必须互相配合。

2、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来传递教育信息,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由班主任、科任教师、行政到各班宣讲,并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统一认识。请家长委员会参与某些方面的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工作,有利于学校发展,也有利于家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3、组织家长听专题讲座。由本校教师或外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中高考前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初三、高三年级学生和家长做考前心理辅导;每学期聘请知名专家、青少年研究中心顾问、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学校还抓住全国教育专家来昆举行家庭教育讲座的机会,组织部分家长参加,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4、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区高职中要求班主任做到“亦师亦友亦父母”三亦,每两周至少与家长联系1次,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并交流教育心得;通过电话、家校通网络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进行短信互动,内容有温馨祝福、教育心得交流、学生情况、学校信息、法律法规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班主任进行适当家访,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5、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订购家庭教育的报刊、书籍,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参与到学校网站家庭教育板块中,建立了家长自己的家教博客,与学校教师交流教育方法和心得。

存在问题:

1、学校还未关注高中生的家教问题,未认识到高中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未形成指导高中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共识,未有科学的、稳定的组织形式,未有固定性的指导课程、内容、过程和要求。

2、家长和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对高中学生健康、快速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未能发挥应有的对家长进行科学引导的功能和教育应有的“辐射”作用。家长也未能积极发挥学习家教知识和技能,积极联系学校,尽可能多一些,好一些地影响、教育孩子的主动作用。

3、高中生在片面应试学习中,思想、心理、身体、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及时关注、疏导、解决。可以说他们对教师家长不太信任。

   00九年十二月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