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魂——屈原为何投江的七大原因
——欧声光 著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作家、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当年为什么投汨罗江的六大原因——
(一)功高盖主
屈原从小热爱读书,受庄子影响,才华出众,满怀报国报民之大志,16岁创作的《橘颂》,等作品,才华初露。他创作的《楚辞》以浪漫主义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识,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但在屈原活着时,由于他才华出众,功高盖主,遭受庸人的嫉妒与打击。
(二)好人受气
屈原为人正直,是个好人,文学上开辟了“香草”“美人”传统。他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以楚文化治国,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伪君子靳尚排挤毁谤,被贬职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受苦受难。宫中的坏人,却神气十足。
(三)惨遭陷害 屈原保密写作的法律文书,半路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的抢夺,两人打了起来。于是,靳尚诬告屈原,说屈原调戏他的老婆。于是,靳尚一伙贪官污吏,想方设法阻止楚王接受屈原的意见。
(四)怀抱良心
屈原被贬职后,继续怀抱良心,忠于楚国,流浪中写作大量的骚体诗,表达良心。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第六感觉 屈原有第六感觉,在秦王邀楚王去谈时,楚王不知是计,一定要去。屈原知道是计,再闯王宫,力劝楚王去不得。楚王一去不返,被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六)爱国如命
屈原爱国如命,从宇宙世界问到他自己,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气贯斗牛的长诗《天问》。后来,楚国的国都也被秦国占领了,百姓到处流浪,受尽痛苦。屈原伤心得痛哭流涕,愤然写下了《哀郢》、《怀沙》等爱国诗篇,哀悼楚国,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意志。
(七)寄托远史
屈原把他的全部著作,交给他的学生刻在竹片上,并吩咐学生和尚到山上修庙,将他的作品暗藏在夹墙中,百年后才能公开。屈原安排了后世,怀石投江后15年,秦朝就灭亡。
百年后,屈原的全部作品完整公开,直至今天,我们才能读到屈原的作品。本人现已全部翻译成书,将择时出版。
(据欧声光长篇小说《端午魂——屈原真传》。)
2022年6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