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0)野渡迷津——欧声光著
(2021-01-29 20:55:5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0)野渡迷津——欧声光著
独醒与青牛,在白石滩受到干扰,没有得到休息,又下了长江,继续漂流。
青牛驮着他,优哉游哉,沿左北边向东游去。经过官渡口古镇下的江面,他抬头近看,可见古镇的格局,是几条半月形的望江楼街道,背靠青山,左面向着神农溪出口处,右面向着长江。
到了“丁”字口,独醒一时不知向东还是向北。他刚才见青牛不仅凭感觉寻找到了青草,还在遇到攻击时能采取应对,便不再驱使青牛,由牠去寻找方向看看。
青牛不再随大流从长江东下,而是拐头向北,游入相对宁静的神农溪。他在溪口向水文站打探,得知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有桂林山水一般美丽,兔耳岭的峭壁怪石,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由南向北穿行于深山峡谷中,在巫峡口东2000米处汇入长江,全长120华里。溪流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嶂。入溪可见崖壁上刻有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三段山中之峡,险峰、秀丽、奇特,可以说是“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的一个缩影。其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石笋溶洞,无不令人惊叹!
独醒想,难道青牛也会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他就由着青牛,自由自在,从神农溪口缓缓往里边游去。
用“深水静流”来形容神农溪的中下游水势,是相当妥帖的。它不凶猛,比起其他江河来,要柔和平静得多。
青牛逆水而上,也不很费力。神农溪两岸的青山稳固,没有松动的泥石流,也就没有黄汤般的浑水,夏天也是淸花亮色的水质,看在眼里,舒在心上。溪口由左右两山封存,将外界的风尘,锁在山外。两岸悬崖陡壁,没有陆路,一般行人进不去。刚进入神农溪,溪流就转弯倒拐,成“之”字形,山壁将前后的水面遮挡着。若后有追人,只要稍微拉开距离,后者也看不见前者,其神秘略见。
青牛驮着独醒,抬起头观看两岸,不知是在寻找青草,还是在观赏风光。青草悬得很高,青牛够不着。两岸风光无限,青山奇峰屹立,层峦叠嶂,腾云绕雾,千曲百折,俊秀绮丽。深谷幽幽,峰回水转,别有洞天。沿途两侧接纳17条溪涧,8处百米瀑布。两岸多呈80至90度的壁堑,陡峭耸峙,与山头相续。山峰相差海拔300米至1200米,壁间狭窄处仅7米左右。崖壁上钟乳密布,怪石成峰,分布着大小溶洞60多个,且大多数洞口有石砌土垒的墙壁,留下古时战乱的痕迹。龙昌洞也非石洞,长达10里,可以浮舟往来。燕子阡洞高约80米,宽约30米,洞中崖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飞翔在峡谷深处的上空。燕洞中有岩浆积淀而成的“千丘田”,如阡陌纵横。
在神农溪悠游,可见穿崖壁,西面水边,山石壁陡,无落脚处。东面水岸,也无陆路。
东边山上,偶尔有四个最后的纤夫,牵着长长的绳子,在没有路的地方,为“豌豆角”形小小的木船拉纤。因为是逆水行舟,溪水面上映着倒影。他们光着上身,将揩汗的帕子拴在腰上,用打结多余的部分遮挡着下身,迈着沉重的步子,登着石缝,沿着溪岸山肩,或高或低,一步步向前登。船上载着他们用自产的包谷换回的油盐米粮。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在前头呼喊道:“埋头拉也!”
身后的那几个男人一齐应和道:“啊嗬!”。
身后的几个男人又一齐应和道:“啊嗬!”。
老头儿又呼喊道:“莫偷懒呀!”
领头的老头儿,头发和胡子已经半百,腰杆深深地弯曲,眼睛望着前方。老头儿身后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男人,他身体强壮,显得很有力气。中年男人后边是个嘴上无毛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不长,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把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放松,好象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重荷。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老头儿回头监视他到时候,他就假装弯着腰,做出很卖力的样子。当老头儿没有看见他的时候,他就直着身子,弯着纤绳,没精打采地偷起懒来。前面的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喊着哨子。
青牛驮着独醒,游到一个横在神农溪中间的十字形河道口,水面忽然放宽十来倍,水势平静,看起来是大自然专门用来迷惑外来人的迷津。来到中间水面时,给人一种四面都是同样溪流的感觉,使陌生人无法辨别去向。独醒更是把去向交给青牛来辨别。
青牛游到“龙船河”尽头,从那里上了岸。岸上没有青草,只有一条长长的山石槽,躺在斜斜的长石坡上。独醒从牛背上下来,没有牵牛,只是跟在青牛背后。青牛沿着斜坡上的石槽爬上山去,又沿着山背,一直朝东走。山那边是无人之地,不见房屋和种植的作物。
独醒看前面的山岭,又大又长,延绵不断,不见边沿,只见山石壁上刻着“鸡公岭”三个字。原来那山岭的峰头,象一只巨大的鸡公,以岩石为骨,泥土为体,昂首天外,直挺挺立在那里。鸡公岭的山,又与周围的山,山相连,连绵起伏。越往前走,鸡公岭越是好看,除了“鸡头”形外,处处都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麻麻的高松大柏,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的阳光。他骑牛穿行林中,只听见牛蹄踏在泥地上的“嘀嘀”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一股股清新扑面而来。
翻过鸡公岭,那边更神秘。山泉细流,野草遍地,绿树成林。
白色的山萝卜,红色的鸡脚枣又叫拐枣,随手可采。
青牛翻起上唇笑了,然后埋头“唰唰”地啃食着茂盛的青草。
独醒从牛身上取下汗帕子做的布袋子,开始一边拔野白萝卜、一边采鸡脚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