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实验教学的分析与启示
(2023-03-19 12:02:42)
标签:
英国高校实验教学安静-专注国内是“热火朝天”戏剧性对比 |
分类: 修身-齐家-平天下 |
英国高校实验教学的分析与启示
内地大学生们,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可以同时容纳80多个学生做实验的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一般只有3或4个博士生做TA。实验一般2人1组,各有分工,讨论只在同组的学生间进行,声音也低到仅限他们自己能够听到,远没有国内实验室“热火朝天”的景象。』
做何感想???
[1]江捷. 英国高校实验教学的分析与启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1):3.
英国高校实验教学的分析与启示
江捷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北京100022
摘 要:该文介绍了英国高校的“能力教育”和“基于行动的学习”的教育理念,论述了教、做、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析了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及特色,对比了北京工业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比较了两校实验、作业的不同内涵、特点及效果,提出了对我国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作者简介:江捷( 1965—),女,浙江省奉化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
收稿日期:2007-03-30
基金:北京市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05002211200601);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education for capacity" and "work-based learning" in British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mode of combining teaching and doing with learning is demonstrated and the abilitycentere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indicated.The methodology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dopted by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 Electrical Engineering,School of Engineering in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nd its advantages are illustrated,and the academic planning for undergraduates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that in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content,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experiment and assignment between the two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On this basis,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word:Britain;experiment teaching;education for the capacity;work-based learning;
Received: 2007-03-30
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有幸到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感受了享有盛誉的英国高等教育,近距离考察了伯明翰大学的教学模式。使我感触最深的,当属他们在实验教学方面独特的工程理念和实训方法,在这里做些介绍与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教、做、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英国高校的本科培养模式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的核心是立足“能力教育”,推行“基于行动的学习”,它对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智力为主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力教育”倡导让学生独立承担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责任,开展自主性、探索式学习,培养适应环境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英国高校注重在讲授专业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这是一种突出能力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2 以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在遇到陌生问题时,查阅文献、自行拟定方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现成的知识;注重提高学生适应环境、交流协作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局限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这些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1 Assignment的内涵
英国高校理工类的多数课程都有称为Assignment的实验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它与国内高校通常所指的作业和实验有明显不同的内涵。
国内的作业多是指定教材中与教师当天讲课内容相关的习题,因此,认真听讲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即便上课没听,照猫画虎也可勉强完成。实验也是类似,一般每门课5~6个实验,基本都是单元性的,比较独立,而且内容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Assignment应该是一种实验性作业。
2.2 Assignment的特点
与国内高校的作业和实验相比,Assignment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2.2.1 研究性
英国高校的大部分课程都没有指定教材,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提供的讲义和阅读资料。不同学生,ID号不同,Assignment内容也不同,但每个Assignment都不可能在讲义上直接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再上机编程验证才能完成,其规模与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相当,一般需要几周、甚至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2.2.2 过程性
在完成Assignment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以专业水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 包括准备工作、 设计思路、 流程说明、 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 现象分析、 故障排除等。 记录的完整性、 真实性和科学性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任何实验过程外补写数据或修改实验结果的行为都将被扣分。
2.2.3 自主性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理论在英国得到了充分实践。Assignment中的许多内容,如编程语言等,都是提前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依赖教师同样会被扣分。
2.2.4 开放性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不限时的实验设备使用和上机、上网条件。做实验的时间比较随意,没有硬性规定,更不记考勤。学生只要刷卡就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实际上,一旦进入实验室,多数学生只在吃饭时间才会匆匆离开,去吃些三明治之类后,又很快返回。在可以同时容纳80多个学生做实验的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一般只有3或4个博士生做TA。实验一般2人1组,各有分工,讨论只在同组的学生间进行,声音也低到仅限他们自己能够听到,远没有国内实验室“热火朝天”的景象。
2.2.5 综合性
规模较大的Assignment,如project(项目),一般需要3~6人合作完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从获取背景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到分割任务、设计实现,都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既训练了学生解决纯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适应环境、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3 教学计划的分析比较
从教学计划可以折射出英国高校注重实践、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我们不妨粗略对比教学计划中的几个主要指标。
3.1 总学时
英国高校本科学制为3年,每年3个学期,前2学期上课,每学期11周,第3学期复习考试,总教学周为66。我国理工类本科多为4年制,每年2个学期,每学期20周,总教学周为160。因此,英国本科的学时只是我国的40%,说明我们有继续精简学时的空间。
3.2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学时比
仅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和实验学时分别为56和16,学时比为3.51;伯明翰大学的教学计划采用螺旋上升的模块结构,将该课程分为2个模块,分别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总授课和实验学时分别为35和24,学时比为1.51。由此可见,英国高校更注重实践,重视培养学生“从做中学”,而不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现成的知识。
4 对我国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借鉴英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围绕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4.1 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学科及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精简理论课学时,增设实验选修课,增加项目训练环节,使学生接受实践训练的时间段提前、时间量加长,使学习、研究、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4.2 设立实验教学特区
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宽容教学自由,鼓励教学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的、规模化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4.3 树立实践育人意识
改变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保姆式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自行拟定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5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不断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敢于突破传统定论和模式的羁绊,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的、规模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推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彦通.英国高等教育“能力教育宣言”与“基于行动的学习”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0(1):21-23.
[2] 徐立臻.爱尔兰高等教育对我国高校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借鉴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4):59-61.
[3] 冯霞.浅谈国外创新教学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16-17.
[4] 张建林.从两个实践模式看本科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9-12
[5] 汤正华,王车礼,杨素平,等.基于大工程观的本科工程教育改革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45.
[6] 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1-23
[7] 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