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似非而是的表述?

标签:
大河有水小河满没错儿!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没错儿 |
分类: 修身-齐家-平天下 |
如何准确理解似非而是的表述?
经常看到“专家翻车”,其实,这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一位自诩为“天下第一”的中国语言学家的石毓智,就连最简单的“古训”都能给解歪了,何况那些籍籍无名的专家了。
常见有人从常识角度质疑这个俗语所阐释道理的合理性:如果“小河”指的是大河的支流的话,是小河里的水流到大河里,大河才满的,而不是大河水满了分给小河的。
前因后果?没这么简单。语言学中有个说法,行域与知域的错位。
因为不理解真实的意思,所以,在知乎上,才会有人提出『如何看待“墙倒众人推”里的“众人”,墙倒众人到底该不该推』[2],这样“无脑问题”。
“言者与听者的错位”,收入《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是第十九章。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上梁不正下梁歪;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都可以归入一类认识。
石毓智,像是个“伪专家”;陈昌春,像是“唐吉坷德”;“老宋格物”,像是懵懵懂懂。
参考资料:
[1]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s1zf.html
2013-11-02 09:21:23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训”特别多。千百年来人们都想当然的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信条岂能有误?上一代人用这些话来教育下一代,下一代再用这些话来为自己的行为找证据。就这样,大众的思维陷入误区的深潭而不能自拔。
昨天我写了一篇博文,指出大家都误解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网友廖品三指出类似的一个古训: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然而,真正的现实世界里,情况正好相反,应该是: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这是一条真理,不论长江还是黄河,都是靠无数支流汇合而成的。试想一下,这些支流都干了,黄河、长江还会有水吗?
古往今来,很多官老爷们都那这句话来糊弄大众,为自己敛财做理由。千百年来,人们陷入这种“尚同思维”文化的误区深渊而不能自拔,我们应该明白:
只有每一个下属都有智慧,一个领导才能有智慧。
只有每一个下属都有创意,一个领导才能有创意。
只有每一个下边的人都遵纪守法,一个领导才能做到按章办事。
只有大众都富裕了,国家才算真正富裕。
[2]
[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44162.html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885239/answer/214671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