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8-科学史教篇(译文)

(2020-08-02 12:07:22)
标签:

学历史的教训

多有所本

分类: 老师-大师-大家

科学史教篇(译文)

------一九零七年,原著:令飞(周树人);翻译:朱正\冯其利

 

 

 

https://www.doc88.com/p-9733190382425.html    朱正. 科学历史的教训(鲁迅《科学史教篇》试译)[J]. 鲁迅研究月刊, 199305:25-34.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66a4b6e64603bc364b0b47044452959a318947a18e7f9386.html    , 冯其利. 科学历史的教训[J]. 中国科技史杂志, 19802:49-56.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b6a0a2e89f6b932281b800394d05703c318947a18e7f9386.html;JSESSIONID=32cbe4de-1e1b-49bb-88fa-82781b1be84d    宋声泉. 《科学史教篇》蓝本考略[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 23401:143-150.

《科学史教篇》全文不到七千字, 却提纲挈领地论述了希腊罗马以至18世纪后期的欧洲科学发展史, 旁征博引, 提及六十余人, 关涉宗教、哲学、逻辑、文艺、伦理等多个领域, 各类知识信手拈来, 文中所述科学观与历史观远超时人。然而当时仅为仙台医专中等成绩肄业生的鲁迅何以写下如此雄文?

实际上, 鲁迅清末时期的作品多有所本, 《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人生象斅》等无不如此1。《科学史教篇》蓝本的考订便是打开这部佳构迷宫最为基础也颇为重要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界对它的阐释兴趣逐渐由鲁迅与自然科学的解释域转向鲁迅的“立人”思想与“现代”意识, 但因《科学史教篇》学科跨度大且行文汪洋恣肆、用字古奥艰深, 导致研究者们各言其理, 争议难平。此皆有待新材料的发掘, 以深化相关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