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夏季风

http://s7/mw690/001WM4Nrzy7nQCtwYaG16&690
http://s5/mw690/001WM4Nrzy7nQCtUn0834&690
http://s13/mw690/001WM4Nrzy7nQCuflesfc&690
课题 |
澳大利亚夏季风的成因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第一课时 |
||
主讲人 |
理科组 |
授课时间 |
9月28日 |
授课地点 |
新疆师范大学 |
||
教学分析 |
1. 2. 3. |
||||||
教学目标 |
1.明确澳大利亚夏季风的位置,通过地图分析夏季风的成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对比季风气候,指出季风气候与澳大利亚夏季风的差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在于分析澳大利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难点在于比较季风气候与澳大利亚夏季风的差异。 |
||||||
教学方法 |
图示法,启发法 |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辅助教学 |
||||||
教学过程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其移动。【PPT展示】 |
复习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 |
复习已有知识,为学习澳大利亚夏季风奠定基础。 |
||||
新课讲授 |
那么我们开始探究澳大利亚夏季风的成因,这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首先通过两幅图片来大体了解一下。读图的步骤是什么了?第一,读图名;;第二,读图例;第三,看比例尺注记等。第一幅,澳大利亚地形图,有图名有图例有注记,我们再看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东西110°E到155°E之间,南北10°S到40°S之间,海陆位置是背靠大洋洲东临太平洋,地形主要有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大分水岭。第二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图,请大家注意观察,发现基本类似半环状分布。那么季风主要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结合刚才分析过的两幅图,小组讨论一下? 还不错,同学们通过海陆位置推测出来成因应该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又从纬度位置判断应该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不过为什么不敢肯定呢?下面我们就再通过两幅图片证实这一点。一副一月澳大利亚气温和风向图,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风向不仅受到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而且,对比气压带等等季节移动图,在一月的时候南半球副高和信风的位置相对南移,那么东南信风就向南影响到了澳大利亚的北部,所以,澳大利亚夏季风在北部的风向是西北风,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那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于该地的影响怎么样呢?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的季风性气候?请大家思考一下。【板书澳大利亚夏季风的成因:画图澳大利亚】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大家回忆一下,季风气候要求气温降水都比较高,但是澳大利亚北部降水明显少于季风气候的要求,所以并未形成季风气候。海陆性质的影响并不大,是因为陆地板块并不大。 |
学会观察图片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过的季风知识,尝试分析,得出成因应该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问题,互相交流 |
引导学生读图,教会读图的步骤,培养在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增强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
巩固新课 |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澳大利亚夏季风的成因,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虽然也在一年风成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但它的成因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引起。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冬季(7月)盛行东南风,是属于东南信风,处在东南信风带。夏季吹的西北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
共同总结,加深理解 |
及时巩固总结,查漏补缺 |
||||
检查反馈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的夏季风,再来总结一下季风的成因都有哪些?并且举例说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东亚季风)
|
||||||
作业布置 |
查找与澳大利亚夏季风相似的地区,对比分析。 |
||||||
板书设计 |
澳大利亚夏季风的成因
|
||||||
教学反思 |
|
||||||
教材中的位置 |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