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月13日。40天。30万。
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数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一场长达四十天的大规模屠杀正式展开。
战后经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调查判定:
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
总死亡人数达30多万!!
30万,这对于当时的南京而言,无异于屠城。
今天,南京街头
南京的街头室内,到处都是驻足默哀的人们。此刻,我们为历史而哀伤,我们也需要记住这份哀伤。
2016年12月13日。今天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再次为当年遇害的30万同胞默哀。
阴天,小雨。大概上天也在为逝去的30万生灵感到哀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从2014年开始,12月13日有了一个新名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记得,它不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那栋承载了无数悲思的建筑,叫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可以称南京江东门纪念馆。但请不要简单地叫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我们纪念的是遇难者,不是大屠杀。记住遇难者的名字,一个字都不能差!
你们的名字,我们都记得
位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面的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被称为南京大屠杀“哭墙”,于1995年设计完成。
12月10日,又有110个死难者的名字被刻上“哭墙”。截至目前,“哭墙”已刻上10615个名字。我们寻找的脚步,从未停止。
他们是见证者,只等一句道歉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为:艾义英(88岁)、魏桂如(90岁)、马秀英(94岁)。
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为:祝四孜(96岁)、李高山(91岁)、郑锦阳(88岁)。
第三排从左至右分别为:陈桂香(91岁)、王长发(93岁)、夏淑琴(87岁)。
第四排从左至右分别为:陶承义(80岁)、张秀红(90岁)、李长富(89岁)。
第五排从左至右分别为:王津(85岁)、王义隆(93岁)、仇秀英(86岁)。
第六排从左至右分别为:陈文英(91岁)、杨翠英(91岁)、管光镜(99岁)。
第七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刘庭玉(94岁)、马月华(89岁)、唐复龙(81岁)。
第八排从左至右分别为:佘子清(82岁)、沈淑静(92岁)、路洪才(83岁)。
第九排从左至右分别为:易翠兰(93岁)、余昌祥(89岁)、郭秀兰(92岁)。
第十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张福智(89岁,已故)、岑洪桂(92岁)、王秀英(91岁)。
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的30位。继11月李钟、任静萍、陈宝珠、张福智4位老人离世,12月8日又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秀英老人逝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有107人。
79年,于时间不过一瞬,但却几乎囊括了他们的一生。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然不多,而一句道歉,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这,才是日本政府最怕的!
12月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二读通过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的议案。如果三读通过,安大略省有望成为西方世界中首个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的地方。
这预示着,日本右翼想要竭力隐藏的历史事实,终究会被掀开!
看着年复一年的纪念活动,或许会有人疑惑:每年都要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我们还没走出战争阴影吗?
不!当然不!
事实证明,中国才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但走出历史,不代表遗忘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除了悲伤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
中国有句老话:“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我们对和平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只有和平,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保卫和平。
中国近代百余年都是在动荡之中。人民最起码的生命安全都成为了奢望,终日胆战心惊,何来发展可谈?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想要和平,只能“丢点幻想,准备战斗!”
和平是求来的吗?和平能够通过法律条约实现吗?
不,在国际社会中,和平来自于国家的强大。我们爱好和平,我们不想打仗。国家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让周围的人都不敢随便欺负我们。
我们能够在今天与爸妈相聚,和爱人约会,这都是基于我们这个国家和平稳定的前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和平绝不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历史必须时刻铭记
中国走到今天,一路坎坷不易,所遭受的欺侮更是任何国家难以承受的,但是我们今天发展了,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前进着。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课,让中国人彻底觉醒了,让中国这头睡狮睁眼了。
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用各种方式去反抗日军侵略者之时,中国睁眼了;当解放军对着长江上的“紫石英”号战舰开炮的时候,中国睁眼了;当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仍是一群麻木的动物的时候,志愿军狠狠地扇了他们一巴掌的时候,中国睁眼了。
时至今日,当我们听到网民们说“看到祖国这么硬气,我就放心了”的时候,我们更加抬头挺胸了!
回顾历史之惨烈,知耻而奋勇前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曾经的屈辱而去努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cns2012)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