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张小羁
人们都说戒指代表对婚姻的承诺。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戒指的起源都与爱情无关,但后来都不约而同地演变成婚恋必备的礼物。
在西方,戒指开始是一种印章,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戒指文化与婚姻相关,最早在欧洲早期部落中。男女之间的婚姻是通过“抢婚”进行的,当男子抢到一个妇女后,就给她戴上戒指,以示该女已归我所有。公元初年订婚戒指是铁制的,后来出现了黄金戒指;到了古罗马时代,将戒指作为礼物送给未婚妻已成惯例。戒指的作用既代表对婚姻的承诺,也说明了订婚过程中双方有金钱关系,放在今天它的意思就是“我有房有车养得起你”。13世纪的欧洲各地开始普遍接受在结婚时赠送或交换结婚戒指。15世纪时,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兰公爵钟情于法国的玛莉公主,于是选择了一只镶有圆钻石的戒指送给公主作为定情信物,从而赢得了公主的芳心。自此,钻石婚戒被视为坚贞不渝的婚姻象征。
在中国,很早的时候,戒指曾用于标记宫廷后妃每月的“例假”,以避开被安排与皇帝过夜。到了汉朝,戒指作为宝物奖赏给功勋人士。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因为美观,留存便成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娶亲前要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因此有很多人将戒指与恋爱和婚姻联系起来。在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唐代书生韦皋与玉箫告别,“遂为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这里的指环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订婚”含义。
同时,在中西文化中,有符号学家把戒指跟人们眼中意义非凡的“圆”联系起来。几乎每个文明都赋予了“圆”丰富的寓意。圆代表了无止境无边界无始无终的特性,没有对立和分割,是完整、永恒和灵魂的象征。最为贴身的圆形装饰,大概就是戒指了。所以到了今天,结婚也非得有戒指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