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2016-10-04 08:52:02)
标签:

名城苏州

扫描运河

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

苏州平望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

 

(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

    14、吴江区平望运河古道及平望古鎮风貌

 

   

    大运河从八坼继续向南流淌,不远处就到了吴江的一个大镇——平望镇。在平望,大运河主航道从镇西贴镇而过,却有一条支流从主航道向东流去,这条支流,当地人都叫它为古运河,是原汁原味、真正的大运河,而现在通航的主航道大运河是后来才开掘出来的。我把那条古运河叫作运河古道。运河古道从主航道东出,从西向东穿过整个平望镇区,过苏州在运河上现存第二高的古拱桥——安德桥,拆向南流,入莺脰湖,在湖中分成两路,分别通往嘉兴和盛泽,最后分而复合,同达运河终点——杭州。

    今天我不写运河主航道、不写主航道上宽阔的现代化跨河公路大桥、不写主航道上来回穿梭的轮队船只、不写主航道两岸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物,专写运河古道,古道,由于古,两岸古迹众多,有古桥梁、古寺庙、古街道、古民宅等,还有风光秀丽妩媚的莺脰湖和莺湖公园。

    下面把我看到的、拍到的平望运河古道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博友,并作简要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1、平望运河古道

    平望运河古道西自运河主航道分流向东,经过平望镇区,穿过安德桥折向南,流入莺脰湖,在莺脰湖中分成东西两路,分别经嘉兴、盛泽到杭州。
    在古道南端流入莺脰湖前,有一观景亭,歇山式亭顶,飞檐翘角,十分
美观。上有精致挂落,下有细砖面矮墙,围以美人靠,可供过往行人和游客休息,观赏秀丽的运河风光。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古道穿过安德桥折向南流,下面三图为运河古道从北向南流淌景观,河西为小九华寺,河东为居民小区,西岸北端可见安德桥。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下面两图为运河古道从西向东穿过安德桥折向南流的景况(运河古道从西向东流的照片见小九华寺部分)。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123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2、安德桥

 

    安德桥,在吴江区平望镇东南的莺脰湖风景名胜区内,所处位置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安德桥是座体量硕大的拱形桥,在吴江,其高度仅次于松陵镇北门外的三里桥,是现存吴江,也是中国大运河苏州段上高度居第二位的拱形古石桥(据《苏州老桥志》载,苏州段大运河现存各高桥的矢高分别为:三里桥12.5米、安德桥9.3米、吴门桥9米、觅渡桥8.5米。数据各种资料上有出入,统一以《苏州老桥志》为准)。

   《苏州老桥志》载:安德桥,亦名平望桥,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区东南,京杭大运河与頔塘交汇处,西通荻塘,东连古运河。
    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宋庆元三年(1197)邑人陶庄重建(一说为宋淳熙十二年陶庄重建),是时“一境之内,桥之高峻无逾此者”。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县陈尧弼重建。清康熙初年(1662)重建,后圮。清康熙五十七年,吴江令叶前率里人募建。清乾
隆二十九年(1764)吴江令沈名淡,震泽令赵德基率里人程国梁重建。
 
 清乾隆五十四年,吴江令龙铎、震泽令孟芮率里人孙超英、吴文燮等重
 
建。同治十一年(1872),水利工程局重建。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
 
文物保护单位,后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全长54米,宽4.53米,矢高9.3米,跨径11.5米。北堍有石阶28级,石阶下面有一平台,平台的西、北两向各有4级踏步。南堍有石阶31级,石阶下面也有一平台,下面有踏步2级。桥两侧置有栏石,桥顶则安着靠背栏石供过往行人小坐歇息。桥顶正中心面石上刻着佛教轮回图案。桥的北堍是城隍庙,庙的西侧原来设立着巡检司,故署门前的那条街名为“司前街”。桥的南堍是小九华寺,该寺濒临莺脰湖,佛光虹影,黄墙绿波,交相辉映,晨钟暮鼓,橹声渔歌,时分时合,与安德桥一起组成一幅寺桥互衬的秀丽图景。
    此桥孔高,气势雄伟,曾是平望镇的制高点和地标。唐代,任湖州剌史的颜真卿曾游平望,作五言诗《登平望桥下作》,有“登楼试长望,望及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的佳句。南宋杨万里曾作诗《过平望》,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的佳句。盛赞石桥雄伟。

    安德桥的原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为其标志碑。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标志碑背面的安德桥简介。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从南向北纵向看安德桥及其南桥堍平台。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南北纵向看安德桥及其桥堍平台。

 
    从北向南纵向看安德桥及其北桥堍平台。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东西横向看安德桥。桥下为运河古道。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桥西侧桥名额。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桥东侧桥名额。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桥东西两侧桥联框内同刻有“同治十一年仲冬月”、“水利工程总局重建”纪年款和重建单位款。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桥面正中刻有佛教禅意图案。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123


    桥正中桥栏作成靠背形,可供行人休息。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123


    桥两头台阶旁的桥栏为直立式。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3、莺脰湖
 
    莺脰湖在平望镇东南相传是吴越春秋时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莺的(脖子)而得名,湖中有一个小岛,名平波台,由道人周妙圆修筑于明天启六年(1626),以前,拜佛烧香船只凡途经莺脰湖者大多要上此台来进香,“平湖秋月”、“莺湖夜月”之美称不胫而走。
 
    莺脰湖风光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湖畔建起了居民住宅【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区。
 
4、莺湖公园
 
    进园桥梁。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望波桥

    望波桥。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揽胜桥。有人认为望波、揽胜两桥是古桥,依我看是钢筋水混凝土的新建桥。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园景。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5、小九华寺
 
    平望小九华寺位于平望镇东南,秀丽妩媚的莺脰湖畔,四周环水,只有一座伟岸挺拔的安德桥与镇区相连。过去在小九华寺对面还有一座美丽的暮虹桥相伴。红墙碧波、晨鼓暮钟、橹声梵音不绝于耳,不失为一块佛教宝地。小九华寺面对莺湖,莺湖是苏杭嘉一带的名湖,曾引来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白居易、李白、杨万里、陆龟蒙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小红吹箫工唱歌”,就是在这一带留下的名句。《水浒传》、《醒世恒言》等名著都有此湖的记述。如今小九华寺已破土重建,大雄宝殿现已开放。
小九华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16年),里人吴国忠偕僧通运募建后殿,奉祀幽冥教主(即地藏王菩萨,故俗称地藏殿),并铸炉于庭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国忠子昌运偕僧朗涵募建大士殿。乾隆四年(1738年)建关帝殿、刘公祠。乾隆五年(1740年)监院僧蕴山建山门、客堂、斋堂、厨房等。乾隆十年被毁。光绪四年(1878年)游方僧永缘、莲堂重建山门五间,光绪八年(1882年)僧莲觉莲常建东客堂三间。光绪九年(1883年)建西客三间。光绪十年(1884年)筑东围墙,建方丈室三间,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观音殿五间。史料中的平望小九华寺规模尚可,庙内香火特盛,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至十月一日,远近香客毕集、游人纷至沓来,香市盛极一时社会影响极大,在周边地区极负盛名。
 
    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原名东岳庙,占地百余亩,殿堂楼阁300余间,僧众500余人,碑刻经幢,佛遗物宝繁多,是苏州地区的著名寺庙之一。
  清朝道光年间《平望志》上记载:明万历年四十年(1616)建,是为了纪念地藏菩萨。当时规模宏大,设有大士殿、药师殿、刘工祠及山门、客房、斋堂、厨房,一应俱全,飞檐翘角,殿宇重重,顶膜礼拜的人蜂拥于此,是当时江南的一座名刹。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名寺古刹,经受历史风云。1949年改为平望粮管所,1970年改建面粉厂,原先庙宇建筑改作它用,面目全非。所幸至今寺中遗址上尚存一棵桂花树、一棵黄杨树和一口古井,作为物证,留下了历史的回忆。
    小九华寺简介。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小九华寺景区全景图。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山门前的石牌坊。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山门。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侧门。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沿南北向运河古道的围墙。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沿东西向运河古道南岸的寺内宗教建筑。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从寺西侧门可见寺内部分即将完工的建筑。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寺外滨湖(莺脰湖)宗教平台。
 
石牌坊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照壁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观音(慈航)菩萨雕像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神像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供香客、游人休息、赏景的亭、廊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6、老街之一:司前街
    因原来在街北、城隍庙西设立有平望巡检司,故名。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老街景观。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司前街南临东西向运河古道,运河南为小九华寺,运河西为安德桥。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7、 老街之二:南前街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南北向老街景观。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北端东西向老街景观,图中房屋为原城隍庙北墙,解放后改作粮库,图为作粮库时改建的房屋。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8、城隍庙
 
    城隍庙在司前街1号,在安德桥北堍西侧。南临司前街,北、东两面为南前街。原来香火很旺,解放后改作粮库,原有的殿堂建筑全被拆毁,庙从此衰败。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现在香客烧香菜祭神的地方(当地民众用红砖重新简单砌筑)。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庙虽已损毁,但东、南两面围墙和用大块花岗石砌筑的墙脚保存尚较完好,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东围墙。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南围墙。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9、古民宅之一:司前街15号徐宅
 
    门牌号码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标志牌。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石库门大门。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10、古民宅之二:司前街21号群乐旅社旧址
 
    门牌号码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标志牌。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群乐旅社旧址简介牌。
 【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群乐旅社旧址大门。【运河扫描】(续8)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全程察访——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